2011/8/26 8:45:36 作者:網風 來源:1
一直以來,中小企業的生存現狀不僅是基層經濟狀況的反映,同時也已經成為判斷決策層宏觀經濟政策的感應器。
8月23日,中央統戰部副部長,全國工商聯黨組書記、第一副主席全哲洙在中國民營經濟發展(長白山)研討會上表示,中小微型企業利潤空間越來越小,主要原因在于過度依賴于資源,缺乏核心技術,早前依賴環境成本促進經濟增長的時代已經過去,高生產成本到來。所以必須要依靠勞動力素質的提高以及科技進步,大力發展新興產業。
處境艱難不等于“倒閉潮”
工商聯剛剛完成了對17個省市中小企業的大調研,調研摸底的結果顯示,當前中小企業生存非常艱難,困難程度甚至超過了2008年金融危機爆發初期。
來自深圳電子商務行業協會的數據顯示,去年倒閉或轉型的電子商務企業接近500家。
深圳電子商務協會秘書長高圣涵也透露,深圳只有20%左右的電子商務企業能持平或盈利,其面臨的命運,與傳統企業并沒有太大的差別。統計數據顯示,深圳市30%的電子商務企業注冊當年就會死亡,30%的企業在注冊三年后死亡,只有不到四成的企業能夠活下來。
全國工商聯人士在接受《第一財經(微博)日報》采訪時表示,雖然近月數家溫州企業崩盤和近期東莞企業惡性倒閉事件已經印證了中小企業處境艱難這一判斷,但從新生企業和倒閉企業的數量對比來看,還不能得出出現“倒閉潮”的結論。
中國人民銀行金融市場司副司長吳顯亭也表示,盡管中小企業生存逆境較大,但中小企業生產和生存狀況總體正常,沒有出現大范圍、趨勢性的中小企業破產倒閉潮。
發展之困
上述全國工商聯人士表示,調研中,90%以上的受訪中小企業表示無法從銀行獲得貸款,中小微型企業的融資狀態更為窘迫。即使是在經濟比較發達的地區,中小企業要從銀行拿到5分利也是很困難的。
對此,中共佛山市委統戰部副部長、佛山市工商聯黨組書記朱衛華坦言,佛山的民間資本相當豐厚,已過萬億,僅存款余額達8680億,其中40%是企業存款。但仍有上述人士所說的問題出現。
銀監會完善小企業金融服務辦公室副主任張小松8月18日曾表示,當前中小企業面臨的主要困難還包括原材料價格、企業用工、能源資源價格和企業融資成本上漲,受國家宏觀調控政策正面沖擊的高耗能、高污染、建筑業、房地產業經營上的困難,以及2011年以來美國、歐洲、日本、中東、北非等海外市場動蕩,國內市場也由于多重因素疊加的影響,使一些中小企業的利潤空間收窄等多方面困難。
轉型之策
中國銀行首席經濟學家曹遠征表示,未來十年,中小企業將仍然面臨很多沖擊和挑戰。
具體表現為:世界經濟將進入低速增長,預示著出口導向必須轉向內需擴大;剩余勞動力不再充裕,意味著低成本制造不再具有持續競爭優勢;此外,人口紅利趨于消失以及節能減排成為世界性趨勢,也意味著投資驅動性經濟增長能力減弱、資源消耗性經濟難以維持。
如何破解中小企業融資難的瓶頸?
全哲洙表示,加快轉變發展方式,已經成為民營經濟有效應對國際國內復雜經濟形勢、增強國際競爭力的需要。
佛山市為民間資本市場搭建新的平臺,著力推動鎮街商會和比較成熟的行業商會,推廣建立三大基金(投資基金、擔保基金和慈善基金)。
“目前,各有關商會協會也正在大力推進多種形式的融資渠道和平臺建設,如順德家具協會由19家會員企業組建投資融資聯盟,注資5000萬元成立龍家居投資股份有限公司,有效地整合區域家具行業的品牌、資本等一系列產業資源,產生巨大的聯盟效應;龍江商會由10個理事共出資1億元成立了協豐企業擔保有限公司,聯合向銀行誠信擔保,向會員企業提供貸款;通過以上方式可以有效地解決大部分中小企業短期融資困難的問題。”朱衛華說。
中國名牌戰略推進委員會副主任艾豐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說,中小企業經濟增長方式的轉型應由粗放到集約,要改變經濟發展的“兩外模式”,要著力發展信息、技術、文化、創意等非物質軟資源。
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教授、中國民(私)營經濟研究會常務理事李義平則認為,轉變經濟增長方式要重視高新技術產業,也要特別重視對傳統產業的技術改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