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4/11 8:56:20 作者:sc001 來源:1
新京報訊 (記者陳博)王某欠朋友20萬元一直不還,法院判決后仍賴賬,朝陽法院對王某的個人支付寶賬戶內的7.5萬余元強行劃扣至債主的支付寶中,昨日債主順利“提現”。
據悉,這是北京法院首次強制執行被執行人的網絡虛擬貨幣。同時,法院建議支付寶公司對于司法執行能“提現”。
王某曾向朋友劉女士借款20萬元遲遲不還,劉女士起訴。去年2月25日,朝陽法院判決王某還款。但王某始終稱自己沒房沒車沒存款,沒錢還賬。劉女士申請強制執行。
法官介紹,多次談話中王某無意間提到曾開過網店。法官追查到王某網店及所使用的的支付寶賬號。
“我們發現他支付寶賬戶上有7.5萬元,但這樣的網絡虛擬賬戶能否執行是個新問題。”法官說,經和支付寶公司多次聯系,王某的支付寶賬號被凍結。
昨日,在法官的監督下,劉女士開通支付寶賬戶,支付寶公司根據法院協助執行通知將王某賬戶上的7.5萬轉至劉女士的賬戶內,劉女士隨后順利提現。
“得知支付寶賬戶凍結,王某主動聯系法院稱愿與劉女士協商剩余款項的償還方案。”法官說。
■ 釋法
法院首次強執虛擬貨幣
據了解,這是北京市法院首次強制執行被執行人的網絡虛擬貨幣。辦案法官稱,支付寶賬戶屬于被執行人名下的財產,其賬戶內的交易資金可以視為被執行人的收入,根據法律規定屬于法院可執行的財產范圍。
由于支付寶內的錢款只能在支付寶賬戶之間劃撥,朝陽法院將向支付寶公司發出司法建議,希望支付寶今后可以更好地配合法院的執行工作,對于法院強制執行的案款能夠“提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