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10/13 14:57:57 作者:網風 來源:1
我國中醫保健服務行業發展很快,形成了一定的市場與規模。然而,農工黨市委在日前開展的相關調研中發現,我國的機構登記分類迄今為止都沒有中醫保健這一行業。對此,該黨派通過“社情民意”提出,整個行業和市場亟待加強規范管理和引導。
以本市的情況分析,僅以與中醫保健密切相關的“保健、養生、推拿、按摩、足療”等關鍵詞作為名稱注冊的商家就多達5000多家,如加上美容、足浴、減肥等行業,數量多達近萬家。這些機構規模不大,多數屬中低端保健服務。行業分類沒有中醫保健服務這一項,從而導致了法律法規、行業標準和監管手段缺失,又因此造成從業人員技能參差不齊,整個行業無序發展。
對此,農工黨市委建議:明確中醫保健服務的范圍,改變目前沒有主管部門的現狀。建議在明確范圍的基礎上,作為中醫藥事業發展的一個組成部分,由各省市中醫藥發展領導小組統籌協調,中醫藥管理部門牽頭負責業務管理,相關部門積極配合。
制定相應的扶持政策,鼓勵和促進中醫保健服務業的發展。在產品試制、傳統保健技術創新、知識產權保護、專利快速申請和認證等方面給予支持;在研發費用上給予支持,鼓勵企業提高研發能力,增強產品的核心技術,促進技術創新。
完善促進保健產業發展的法律法規和標準體系。目前保健用品、保健服務產業,缺乏應有的法律地位,法律法規缺失、監督缺位的現象比較嚴重。建議盡快出臺《保健服務業管理辦法》,確保保健服務業健康發展。
行業協會在促進和規范中醫保健產業健康發展中的作用尚不夠明顯。建議國家授權或委托行業協會參與基礎標準、質量技術指標、標準測定方法和協會標準的制定,推動行業和國家標準的出臺。也可由政府委托行業協會進行行業統計、分析、發布行業信息,供政府制定產業政策、發展戰略提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