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9/13 15:51:23 作者:網風 來源:1
提到手工布藝DIY,很多人腦海中首先顯現的應該是心靈手巧的女生。而迪鷗,這個靠經營手工不織布玩具發展起來的品牌,它的創始人卻是一位男士。他就是石亮,一個自稱只適合創業的人。他說自己從上高中起,就有一句名言,寧可做拉面館的老板,也不在大企業做員工。勇敢、堅持、細節,是他做人的原則,也是他成功的法寶。
勇敢:先談溫飽 從賣布塊起家
創業是石亮從小的夢想。他一直認為自己是為創業而生的。2005年石亮從天津工業大學產品設計專業畢業后,在塘沽的一家商場做企劃。
打工的兩年間,石亮努力地從日常工作期間吸取商業領域的投資經驗。這兩年,他也嘗試著在業余時間進行一些投資項目,第一次他選擇了工藝蠟燭,每天下班回家之后,就和女朋友一起熬蠟燭,設計圖案。不過這是一次失敗的經歷。但因為要學習工藝蠟燭的制作,石亮和女朋友購買了很多手工藝制品方面的書籍。一次,石亮的女朋友在一本書的最后幾頁發現了不織布DIY的制作。
2007年初,石亮用自己僅有的3000元積蓄購買了一批不織布,然后和女友按照書上的圖樣制作了第一批的材料包。由于當時沒有銷售渠道,石亮將第一批的不織布材料包交給一位在大胡同做十字繡批發的阿姨代賣。沒有想到,材料包的銷量幾乎為零,僅有的幾單生意也都以退貨而告終。
就在這個時候,石亮在網絡上發現小塊不織布有利可圖。一塊30cm×30cm的布塊,售價在2元左右,而這樣大小的布塊成本只有不到5毛錢。他就每天將自己家里剩下的不織布剪成小塊,放在網上銷售。為了這些小塊,他每天要工作到凌晨4點鐘,然后只休息兩個小時就要去上班。不過他的辛苦也為他帶來了第一桶金,半年之后,銷售不織布的收入已經可以解決生活問題了,石亮從公司辭職,正式開始了創業之路。
堅持:步入正軌 從模仿到原創
雖然賣布塊為石亮帶來了一定的經濟利益,可是他并沒有放棄手工玩具的創意。他從網上下載了很多日本、韓國的不織布圖樣進行模仿。漸漸地,不織布材料包在網絡上打開了銷量,石亮也開始放棄模仿,逐漸走上了自主設計的道路。
2007年對于石亮來說,是值得紀念的一年,7月份,他注冊了迪鷗手工玩具有限公司,成為國內第一家專業從事手工玩具的研發和生產的企業;8月,他從原來的單位辭職,正式投入了自己新公司的運營工作;9月,他和女朋友走進了婚姻的殿堂。
而石亮結婚的時候,只能和妻子住在大港區的一間出租屋里。他回憶說,當時80平方米的房子他們只是使用一間臥室,客廳和另一件臥室都被當作加工車間和倉庫。就在這種艱苦的環境中,石亮依舊堅持著,沒有放棄。他說自己也有壓力很大的時候,覺得自己快要撐不下去了,每當這時,他就會做兩件事,重讀《窮爸爸富爸爸》或者再看一遍《大染坊》。
在石亮的執著堅持下,他的工廠,從一間80平方米的房子,發展到兩間80平方米的房子,再發展到250平方米的別墅,直到現在,他在大港租下了面積1000平方米的廠房。而公司的員工也發展到了40多人。
不過這個時候,他也遇到了公司發展中的一次危機。因為關注到不織布利潤的企業開始增加,網絡上不織布塊的銷售價格已經從2元逐漸降到了5毛錢。而石亮逐漸意識到,價格戰只會兩敗俱傷。從此他加大設計方面的投入,并且在2年半之前,成立了公司獨立的設計團隊。不斷推出新產品,每一季都推出獨立的主題設計,讓模仿者永遠趕不上自己的速度。公司新近設計的一款卡通形象,已經通過了著作權注冊,未來將成為企業的“形象代言人”。
修正:去加盟化 摸索更好模式
石亮用4年的時間,將小玩具做出了大企業。現在他每月的銷貨量都可以達到14萬件左右,月銷售額可以達到50萬元。
石亮總說,自己最大的優點就在于敢做,在他的成功路上,對細節的修正才是必不可少的一環。
2009年時,石亮開始推廣品牌實體加盟店,經過兩年多的發展,到今年年初他的品牌在全國已發展了100多家加盟商。但經過兩年的發展,石亮發現,現有的加盟制度因為沒有加盟費的約束,一些商家經常兼營其他品牌的產品,或者銷售自己品牌的仿制品。
這個時候,為了企業未來的良性發展,必須要有“快刀斬亂麻”的魄力。所以,石亮開始走上了“去加盟化”的路子。半年的時間,他逐漸收回到期的加盟權,而將其改為批發商,并且開設了直營店。石亮希望通過這家店的經營,摸索出一套不織布產品實體銷售的經驗,從中總結出一種盈利模式,然后再加以推廣。而那個時候,他希望是正規的、完整的加盟體系。既能體現品牌的優勢,也讓加盟商獲得收益。
喜愛旅行的石亮,夢想是能環游世界,他給自己設立的目標是在35歲的時候實現財務自由,公司步入正軌,他就會去實現自己的夢想。
給創業者的“普魯斯特問卷”
一直都在想如何創業
記者:為什么選擇這一行業?
石亮:當時就是想創業,然后是女友在一本書后面看到了這個項目,后來我們就感覺這個項目可以做。
記者:曾經的理想職業是什么?
石亮:沒有,一直都在想如何創業,從沒想過做什么職業,剛開始工作就是為了不被餓死。
記者:如何得到的第一桶金?用來做了什么?
石亮:對我來說一直都沒有第一桶金的概念,因為從早期的3000元開始創業就一直是賺錢再投入的一個循環。
記者:如何看待賺錢這件事?
石亮:我對生活的要求很低,住普通的房子、開普通的車和好友一起喝普通的酒、給家人普通而無憂的生活。然后就是人生最大的目標環游世界,所以賺到的錢夠實現目標就好了,不能理解富豪們已經非常富有還要拼命工作的心態,所以我想我成不了富豪。
記者:關于事業,最后悔的事情是什么?
石亮:想不到,因為感覺自己已經很幸運了。
記者:如何度過的事業瓶頸期?
石亮:不同的階段有不同的瓶頸,所以我們這幾年總是在面臨各種問題,當一個問題來了,就想辦法解決,后來就解決了,所以只要不退縮就能解決所有的問題。
記者:事業發展最需要什么?
石亮:勇敢、堅持、細節。有想法就要勇敢去做,一旦做了就要有韌性,堅持下去,中間恐怕會遇到一些困難,就要在細節上不斷的修正自己。
記者:你認為成功是什么?
石亮:就是當你想去嘗試一件事情,勇敢的去做了并且堅持下來,就是成功。大到創業小到縫制一件我們的材料包。事事皆是如此!
記者:最大愛好是什么?
石亮:旅行,我的夢想是環游世界。目前是爭取每年可以出一次國。
記者:最看重別人身上的什么品質?
石亮:不占小便宜不算計,發現很多愛占小便宜的人往往過的比誰都差。
記者:做過的最奢侈的決定是什么?
石亮:想不到,我活的很普通。如果非要說那應該是……應該是……好吧,我真的想不到。
記者:最希望擁有哪種才華?
石亮:過目不忘,我這個過目就忘的記憶力,在公司經常被員工作為笑談,后來我準備了記事本,但是經常忘記看。
記者:對目前的狀態是否滿意?
石亮:滿意,但公司的發展情況離我的目標還有很大的距離,不過我們也在享受過程。
記者:理想的人生狀態是怎樣的?
石亮:在事業理想實現后和家人快樂的生活在一起與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慢慢的旅行。
記者:有沒有座右銘?如果有,是什么?
石亮:勇敢、堅持、細節,這是我們的理念,當然既然作為座右銘就說明我還做得不夠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