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人生活壓力越來越大,上學擔心就業,就業擔心失業,年紀大了還要擔心下崗的問題。下崗工人難就業并非短期問題,下崗再就業已經是個普遍的社會問題。就業難,但是咱們還有另一條路,自主創業!現實中下崗后自主創業的例子不勝枚舉。
夫妻下崗創業開五金鎖具店,在家居建材城內,有一家面積300平方米擺布的五金鎖具批發店,經營千余種各類鎖具和"小五金"。這家店的主人是一對剛步入不惑之年的夫妻,丈夫叫馬金濤,妻子叫郭孟新。他們為人虔誠、待客真誠,生意做得紅紅火火。很多人都想不到,7年前他們還是下崗職員,曾被糊口壓得直不起腰。接下來,我們一起來看看夫妻下崗是怎么創業開五金鎖具店!
到陜西后,他們租了屋子,將孩子送到托兒所,便起早貪黑地初步學經商。馬金濤的舅舅經營五金鎖具,他鼓勵鼓勵勉勵兩人認真揣摩,未來好回洛開店。門吸、鉸鏈、直釘、鋼排釘……兩人面臨這些"小五金",初是"兩眼一抹黑",根柢不知道這些工具該用在何處。"經商處處寄望。"馬金濤說,為盡快熟諳營業,他干起了提貨、配貨、送貨的實力活兒,天天騎著三輪車或摩托車處處跑,很快摸透了五金產物的類型及用處,并慢慢體味了五金鎖具市場。
2005年,馬金濤和郭孟新正式下崗。他們在陜西呆了3年,3年中,因營業繁忙,他們天天早上6時初步工作,晚上10時擺布才回家吃飯、安息,午時飯全數在街上解決,只為多擠出點時刻干活。"那時真是苦。"馬金濤說,但不論多苦都得保持,認定了的路,就要走下去。回洛后,馬金濤和郭孟新查核了洛陽五金鎖具市場景象,并初步為店面選址,這是一道堅苦。"在五金店面聚積區選址用度太高,而且也難和那些老店競爭。"他們分化。
他們將店址選在了正在造就汲引中的家居建材城。那時該建材城還未初步招商,他們只能期待。那段時刻,他們靠賣水泥等賺取糊口費。2008年,家居建材城一路頭招商,他們就用借來的8萬元錢和藍本的儲蓄儲存租了一間100平方米的店面,成了早進駐那兒何處的商戶。開業之初客源不足,馬金濤便拿著產物,到上百家櫥柜廠、家具廠和裝飾公司去傾銷。為獲得客戶的信任,馬金濤總是放一部分產物讓他們試用,等他們對勁了才收錢。后來,很多客戶和他成立了長久的單干關系。
2009年,客戶增多了,馬金濤和郭孟新決定增長產物類型,并將店面擴至200平方米。2010年,生意加倍紅火了,他們又將店面擴至300平方米。今年他們又開了一家分店,隨著店面規模的擴大,他們還吸納了多名下崗失業職員。
它們只是眾多勵志故事中不起眼的小人物,但是他們敢于走出這一步便是生活的贏家,下崗了,不是事業的終結,而是人生另一種輝煌的起步!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