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常情況下,人們會考慮創業是因為工作不順或是打工不掙錢。可你們聽說過有人放著好好的公務員不做,卻跑去賣菜的嗎?小編這可不是瞎說的。咱們一起來看看下面這個真實故事就明白了。
賣菜哥叫劉獻煒,他曾經是河南南陽市某區檢察院的一名公務員。考上公務員也是他付出了很多努力的。可是等他工作以后卻發現,這個讓人“擠破頭”的鐵飯碗,不是他真正想做的事情。他開始覺得無趣,于是決定辭職。辭職以后什么卑微的工作都干過,比如建筑工地,比如風吹雨淋的跑銷售。
很多人都說他恐怕是腦子不好,放著那么舒服的工作不干,自己找苦吃。用現在時髦的話來說,就是“不作死就不會死”。
不過,劉獻煒并不是混日子的那種人。他早就想好了后面他要做的事。那就是賣菜。他賣菜主要是給酒店配送,年就賺了20萬元。后來生意越做越大,他就把主要精力財力投到店面上,多開到了13家連鎖菜店,其中一家分店一天就能賺4000元。后來他和幾個人合伙,還做了一個“菜速 遞”的網絡購菜平臺,的時候光送菜的就有20人。
看了上面的介紹,你可別認為劉獻煒賺錢很容易。其實背后的苦日子只有他自己清楚。剛開始創業時候,他每天凌晨4點就要跑菜市場進菜,大冬天零下的溫度,那痛苦可想而知。
劉獻煒說,“我不僅賣菜,我要做生鮮便利店,將來還要開很多家……”原先他放棄工作,去賣菜的時候,家里人是堅決反對的。可是他也堅持下來了,生意做大之后,家里人也漸漸現在的劉獻煒,有公司負責人愿意提供一個年薪10萬可以施展才華的平臺給他,并且新開店還贈送30%的股份,如果能做到大中華區總裁,到時愿意提供1000萬的創業基金給他。劉獻煒到目前還在考慮當中,一是放不下附近熟悉的居民,二是舍不得自己創立的品牌,希望能夠和本地企業合作,延續夢想。
劉獻煒說創業需要有破釜沉舟的心態,如果瞻前顧后,往往很難成功。他鼓勵有夢想的年輕人去創業,施展自己的才華,別等到老的時候,才后悔年輕時沒有值得回憶的人生。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