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選擇創業,是為了一個更好的未來,也為了讓自己過上更好的生活。在創業的大軍中,大學生也成為了主流,大學生創業要怎么做呢?在這里為您展示大學生是如何選擇漢堡店創業成功的故事!
“我要用自己的雙手創造財富,贍養父母,撐起整個家。”清晨,當整個校園還沉浸在睡夢中,華中師范大學武漢傳媒學院的大四男生李圓東早已起床,趕到農貿市場采購一天的食材。這個曾經借錢上學的男孩,如今已是一家月盈兩萬的漢堡店老板,獨自承擔著自己的學費和一家五口的生活費。少年老成的他,希望把自己的漢堡店打造成一個具有影響力的品牌快餐店。
23歲的李圓東出身于湖北孝昌縣一個農村家庭。父母已年過6旬,哥哥患有先天性智障,姐姐又得了精神疾病,至今生活還需父母照料,家庭年收入不足萬元。十多年前一場龍卷風把屋子吹垮了,“一家人是從廢墟中爬出來的,姐姐就是為了保護我而落下的病。后來,爸爸打工受傷,哥姐倆治病,花光了家里的積蓄還欠了一屁股債。”提到家庭,李圓東濕著眼眶說。
大二時李圓東在學校食堂兼職,食堂老板非常認可他的踏實勤干,決定讓他負責食堂的店鋪招租工作。每家店面2000元的提成費讓李圓東心動。通過各種渠道發布招租信息,利用課余時間跑遍周邊10多所高校食堂做調查,整理收集大學生的飲食興趣和需求信息……李圓東會拿著招租材料和自制的消費調查表親自去跟客戶談。
他回憶,那段時間把食堂當成了家,忙時晚上12點還在辦公室跟客戶回電話。終于,不到一個月,食堂22家門面全部租了出去,為此食堂老板還多獎勵了他1000元。一個月的辛苦終為他換來了4.5萬元的回報。
面對“桶金”和3年來各類兼職攢下的3.5萬元,李圓東做了一個決定—開漢堡店。“當時父母很反對,這筆錢足夠一家人吃上六七年了。”李圓東說,反復權衡了幾個晚上,他堅持選擇開店創業。之前做食堂調查時,他發現洋快餐在年輕消費群體中很有市場,特別是地處偏遠的大學城附近,幾乎沒有漢堡店。“我在一家西式快餐店打過工,學過做漢堡的手藝。”李圓東對于開漢堡店很有信心。
經過半年的考察、選址和籌備,他將店址選在了大花嶺大學城。“考察時我結識了兩個志同道合的學長,還將他們吸納進來做了‘小股東’。”自己的8萬元加上兩個學長的8萬元,16萬的啟動資金,辦證、裝修、購設備、進貨……這個25平米的小店在今年2月份正式掛牌營業。
“學費、家里的生活費都是我承擔的,上個月剛給家里添了電冰箱和洗衣機,父母老了,是我該贍養他們的時候了。”盡管創業艱辛,李圓東并沒有放棄學業,他深知自己上大學的機會來之不易,每年考試成績都位居全系前三名,總能領到勵志獎學金。
今年4月中旬,在學生中小有名氣的李圓東受邀參加山東衛視《夢想直達》節目,終被一家全國著名食品連鎖企業聘為湖北地區業務主管。李圓東計劃畢業后先去總公司鍛煉一年,學點東西,生意就交給合伙人打理,等培訓完后再繼續開分店。“未來能把自己的漢堡店做成一個品牌快餐連鎖店。”
學費、家里的生活費都是我承擔的,上個月剛給家里添了電冰箱和洗衣機,父母老了,是我該贍養他們的時候了。
家長為了供孩子們上大學付出了很多的辛苦與努力,大學生出來后應該更努力,孝敬父母,他就做到了,憑借著自己的努力,成功的站上了成功的頂端,讓漢堡店給他帶來了富裕生活!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