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通常出人意料,成功剛開始時也被很多人想成是會失利的開端,挑選到好的項目,加上自個的盡力,創業成功就顯得更為容易。下面,讓咱們一起來看看一則成功致富的故事吧!
2006年10月19日,在北京參與第四屆農交會的錦鯉飼養戶徐樹鈞,兩條價值30多萬元的錦鯉不知為何突然死亡。江蘇省姑蘇市錦鯉魚飼養戶徐樹鈞:“這個事情,作為咱們來講,挺沉重的,這魚基本上要砸進去30萬元人民幣。”
徐樹鈞參與農交會有一個意外的收成,農交會終一天,一位客人以20萬元的高價,買走了徐樹鈞參與展出的一條“大正三色”錦鯉,在這次展會上他一共出售了30多萬元,不過這次北京之行,他的首要意圖不是出售,而是借這個時機推行宣揚他的錦鯉。展會完畢后,其他的錦鯉他悉數運回飼養,等候新的商機。
徐樹鈞是江蘇省姑蘇市金閶區人,他的飼養場年產錦鯉幾百萬條,1年能賺100多萬元。要說他養錦鯉的事,還得從一次與外商的偶爾攀談說起。
1988年,徐樹均從事金魚等觀賞魚飼養和出口,他均勻每個星期要向日本等國出口100多箱金魚,他一個月能掙10多萬元人民幣。姑蘇市金魚飼養戶趙國忠:“仰慕,他經商出口。”徐樹鈞:“其時的贏利極好,我賣出去是40元人民幣一條,收買代價2元錢多錢,那我應該是很滿意了。”
一次徐樹均在與一個叫后滕的日本客商攀談時得知,在日本一條錦鯉能賣到幾百萬甚至上千萬日元,也即是人民幣幾十萬元,聽了這些話徐樹鈞很激動,他請日本客商給他帶兩條小錦鯉作種魚,沒想到他的需求當場就被拒絕了。
錦鯉也叫緋鯉,聲稱日本國魚,是被稱為“觀賞魚”的水中活寶石。錦鯉源于中國,制種改進于日本,因魚出現艷麗似錦的顏色,變幻多姿的斑紋而得名。
徐樹鈞初度看到錦鯉是在那件事發作一年今后,新加坡外商到姑蘇出資開賓館,賓館里的池塘要投進特色觀賞魚,徐樹均拿下這個訂單后,到全國各地搜索不錯的觀賞魚,終他在福州市找到了國產錦鯉。
徐樹鈞的飼養場如今有高、中、等級低錦鯉數百萬條,靠這些魚他每年能賺100多萬元,但他并不滿意現狀,他正準備讓大兒子到加拿大開公司做出口生意,用他的話說,即是用中國人養的錦鯉賺更多外國人的錢。
從開始的默默無聞,到如今的千萬本錢,他成功做到了,從他的創業故事中,你能得到什么樣的啟示呢?創業要盡力,會遇到失利,會遇到波折,與這些反抗,誰贏了即是終的贏家!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