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無論做任何事都需要打好結實的基礎,只有獎基礎打好,在后期進行工作的過程中才會順利。
正如教育而言,我們只有獎早期的教育打好,那么在未來才有可能走向成功。但是在大多數情況下,家長們不真正懂得孩子所接受的早期教育對其一生的重要性,或者不明白怎樣做好孩子的早期教育。
造成這種狀況的客觀原因,主要是對兒童早期教育的研究和普及做得不夠,致使廣大家長對人的生理成長變化過程、對孩子大腦階段性發育的基本科學常識、對孩子幼年期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及方式方法等方面,都缺乏應有的認知。
人們不管做什么工作都需要有崗前培訓,而人類社會重要“做父母”這項工作,卻沒有進行必要的培訓。只要到了婚齡,一對男女相互接受后,就可以結合在一起做夫妻,然后順理成章地生下孩子來做父母。在法律上,他們是合法的父母;但在素質上,他們往往未必是合格的家長。
一般家長對幼年時期的孩子有幾個誤區:一是覺得小寶貝多么可愛,把寶寶當成玩具,只顧著給孩子吃得好好的、打扮得漂漂亮亮的,然后心滿意足地抱著孩子到處現“寶”;二是認為孩子這么小,啥也不懂,只要給他吃飽穿暖、身體健康就好了,長大了再教育;
三是誤以為父母的責任就是把孩子養好,以后應該是老師把孩子教好;還有的家長是很想把孩子從小教育好,但用的是家庭應試教育的錯誤方法,從小就逼著孩子死記硬背、到處培優,甚至訓斥責罵、棍棒相加,讓孩子覺得苦不堪言,漸漸地厭學,進而走向逆反。
古人云:“子不教,父之過?!边@句話人人耳熟能詳,但這個“過”到底是什么?父母的過錯在哪里?應該怎么改這個“過”?卻是使眾多家長們普遍感到困擾的難題。特別是現在的中國,面對的孩子,家長們更是百般呵護、千般疼愛、萬般期望??墒?,其結果卻常常與主觀愿望相反,好象是付得越多,得到的回報越少。
了解兒童的成長規律,了解嬰、幼兒大腦發育的科學知識,方能有針對性地引導孩子健康成長。借助現代科技手段,通過多年的觀察透視、實踐分析,科學家們對嬰兒大腦的研究取得了不少新的成果,破除了過去的陳腐之見,揭開了鮮為人知的人類生理秘密。他們發現,經過大自然的長期優勝劣汰,人類為了生存,在十月懷胎中便具備了為適應外部環境、向環境學習的特質。
常言道:好的開頭是成功的一半。我們還應該警惕地認識到:壞的開頭是失敗的一半。如果不理解兒童早期素質教育的重要性,或未能了解好對孩子進行早期家庭教育的科學方法,位居人類重要職位---為人父母的家長們,是難以給自己的孩子一個良好的開頭的,是會貽誤孩子一生的快樂幸福的。
此即為:“子不教,父之過”也。有鑒于此,當今社會應該及時地廣泛開展父母學的教育,用以幫助即將為人父母的年輕夫婦學習如何做合格的家長。已經為人父母的家長也需要及時地加強學習,以改進自己目前的家庭教育方法,此所謂“亡羊補牢,為時未晚”。
家長作為孩子早期教育的教師,其自身的言傳身教對孩子有著重要的影響,因此家長一定要提高自身的素質,在日常生活中對孩子進行良好的教育,從而促使孩子健康成長。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