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猬不僅肉質細嫩、營養豐富,目前野生刺猬稀少,肉用和需求很大,刺猬養殖前景比較發,養殖效益較高,是目前農村一個很好的創業項目。那么如何人工養殖刺猬呢?小編教你幾招。
【養殖技術】
刺猬是一種食蟲獸,體肥矮小,長約22厘米,背部有粗硬棘刺,頭寬吻尖。喜棲息于平原、丘陵、山地和荒野草地中,扒洞營巢窩,喜安靜,怕光,怕響聲,晝伏夜出,天黑覓食,嗅覺靈敏。遇敵害時縮成刺團,以保護自己。春夏秋三季食量大,長得快;冬季吃得少,長得慢。
飼養場的建造
刺猬的適應性很強,對環境要求不嚴。但刺猬有喜靜怕光,晝伏夜出的習性,場地宜建在較安靜,盡量避開人為干擾的地方。建場時建一院落,院墻高約0.8~1米,院內窩室分為相連的里窩與外窩兩部分,內窩室為巢窩,鋪放干草、松樹葉或桔稈。外窩室為活動場所,建土堆或假山,種上花草、灌木等,以便夏季遮陰和冬季保暖,使之盡量接近野生環境,供其覓食、尋偶、棲息。一般100平方米場舍可養30~50只。
刺猬飼養與繁殖
刺猬是雜食性動物,在野外主要靠捕食各種無脊椎動物和小型脊椎動物以及草根、果、瓜等植物為生。家庭飼養可以自配飼料,以肉類下腳、糧食及副產品、青菜等按比例配合飼養。另外,毛毛蟲、甲蟲、蝸牛、蚯蚓等小動物和水果也可喂養。
如將野外剛捕來的刺猬進行人工馴養,動物性飼料要占日糧的 80%,以后酌情逐步減少,增加植物性飼料的比重。投喂的飼料新鮮、干凈,瓜果蔬菜要洗凈后投喂。如從市場買來的瓜菜還要先放在水池內浸泡1小時,再洗凈配喂。同時,飼料要品種多樣化,飼料單一會引起刺猬間相互咬斗和拒食。
刺猬的日糧標準是:體重50~150克的日料為50克,體重150~300克的日料為75克,300~600克的日料為150克左右。刺猬夏季食量大,生長快,冬季休眠,進食很少。
家養刺猬應一雄一雌同窩,一般在4~5月份自然發情交配,年產1~2胎,2~4歲的刺猬均有繁殖能力。母刺猬發1青期躁動不安,孕期為60天左右,每胎產仔4~6只,多的產8只。刺猬受精35天后體重增加,45天后行動遲緩,臨產前尋草做窩。剛產下的仔猬有軟刺而無毛,約20小時后軟刺豎起,并發出“吱吱”的叫聲。初生體重13~15克,仔猬產下3天軟刺變硬,逐漸增多,10日齡睜眼,20日齡長出牙齒并能行走,30日齡左右能吃食,哺乳期 40~50天。3個月的小刺猬平均體重320~350克,平均月增重100克左右,哺乳期和哺乳后的100天之間,是刺猬生長很快的階段,要精心管理,以和提高皮的品質和張幅。
刺猬的加工
鑒別刺猬是否健壯,一看棘刺的光澤,二看刺猬身軀是否豐滿,三看刺團的松緊。食料的選擇有很大的關系。
捉到刺猬后,縱破腹部皮膚,將皮剝下,用竹片將皮撐開或用釘子釘在木板上,刮盡殘肉,薄薄地撒一層爐灰或石灰,然后懸掛在通風處陰干,不可曝曬,以免發黃走油,干后掃凈即可。
干燥的皮呈多角形板刷狀或直條狀,有的邊緣卷曲成筒狀或盤狀。外表面密生錯綜交插的棘刺,刺長1.5~2厘米,堅硬如針,灰白色、黃色或灰褐色不一。在腹部的皮上多有灰褐色軟毛。皮內面灰白色或棕褐色,留有筋肉殘痕。具特殊腥臭氣。以張大、肉脂刮凈、刺毛整潔為佳。主產河北、江蘇、山東、河南、陜西、甘肅、內蒙古、浙江、安徽、吉林、湖北、湖南等地。
附:刺猬皮加工(僅供參考)
輔料:醋18.75%,滑石粉40%。
操作方法:將原藥堿水浸泡充分洗刷去凈污垢,再用清水洗凈,潤軟切成寸許大的方塊干燥。
滑石粉炒刺猬皮:取凈刺猬皮塊,投入鍋內加熱炒至靈活狀態的滑石粉中,不斷翻動,炒至刺尖卷曲,發泡并呈焦黃色時取出篩去滑石粉,放涼即得。
砂炒刺猬皮:取凈刺猬皮塊投入鍋內加熱,至滑利容易翻動時的砂子中,不斷翻動,炒至刺猬皮的刺頭光禿、刺發泡鼓起,皮呈焦黃色時取出篩去砂,熱投入醋液中稍浸,撈起干燥即得。
除了以上介紹,F600創業網上還有更多新鮮有價值的創業相關信息。想創業就上F600創業網,我們將為您提供更、更,更貼心的服務,祝您走上創業的征程。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