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光匆匆如白駒過隙。2011年10月24日,時任微軟亞洲研發集團CTO兼微軟亞洲工程院院長的張宏江空降金山軟件,以“歸零”的姿態帶著金山踏上了一段新的征程。如今半年已過,這位由雷軍三顧茅廬請來的“老男孩”,是否已融入金山24年的文化?又會帶著金山走向哪里?4月20日,張宏江在金山軟件總部接受了本報記者的專訪。
我后悔出來晚了
記者:從安逸的微軟跳到富有挑戰的金山,后悔了嗎?
張宏江:后悔了,后悔出來得晚了。
記者:是什么動力支撐您一直不斷地挑戰?
張宏江:我喜歡將一件事情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地做出來。
記者:您覺得自己不斷轉型卻總能成功的較大的特質是什么?
張宏江:我不是聰明的,但是我能吃苦,認真。對于自己喜歡的事情,我負責到底。我學生告訴我說我在計算機領域的H-Index(是一種評價學術成就的新方法,指數越高,說明其論文的印象力越大)全球排到前30名,在華人中排到前三。我個反應是別人都在玩。否則以我的資歷、學歷、學校的背景,我不應該是前三名。
記者:這半年較大的困難是什么?
張宏江:真的沒那么多困難,但辛苦確實是有。金山業務繁雜,我花了很多時間去熟悉,也有過幾個晚上覺得沒頭緒,有些焦慮。但是沒有哪個困難讓我覺得后悔。
記者:大家都說您來金山后瘦了?
張宏江:以前的老同事見面都說我瘦了很多,但是我自我感覺精力更旺盛了。每天有做不完的事情,雖然很累,但是做完之后成就感很大。
記者:您與董事長雷軍怎么分工的?
張宏江:雷軍每周至少會花一天的時間待在金山,參與一些大方向上的事。要了解金山的歷史,雷軍是好的人選。如果雷軍不是董事長,那我也不會來當CEO。
謀變:加盟金山“再創業”
“雷軍搞突襲。”張宏江說,2011年夏天某個再普通不過的日子,他幫朋友約雷軍談一個項目合作,在談完所謂的正事以后,雷軍話鋒一轉,問其是否愿意加盟金山當CEO。“太突然了,是我約的他,而且前后兩個話題之間沒有任何關聯。”
除了驚訝,張宏江當時反應是“我做不了。一個干了一輩子技術及技術管理的工程師,如何能夠擔當得了一個業務架構如此復雜公司的CEO呢?”但這瞬間的不自信很快被感性上的不謀而合所驅散。“我一直在尋找一種能夠創造‘不同’的地方”,張宏江說,其時他已在微軟12年,由他一手帶大的微軟亞洲工程院已步入正軌,尋覓新的挑戰成為他內心的期待。“即使雷軍不來找我,我自己可能也會尋找其他機會。”終,張宏江帶著他挑戰的基因空降金山。
“真的很快”,張宏江感慨這半年里,他與雷軍英雄相惜,以很快的速度熟悉了金山整體的業務架構,而金山24年積累的技術、人才、文化等讓他在忐忑中逐漸恢復自信,帶領著一眾將士踏上了一條重回創業之路。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