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1993年,正泰的年銷售收入達到5000萬元。南存輝意識到,正泰要想繼續做大,進行一次脫胎換骨的變革。于是,南存輝充分利用正泰這張牌,走聯合的資本擴張之路。
“分享其實是一種明智”
與溫州老板們普遍的家族經營相比,南存輝與眾不同的地方在于:自正泰成立之日起,他就矢志不渝地推行股份制,以“股權釋兵權”。當他的股權從退到目前的不到20%,正泰卻在他的“減法”中發展得越來越大。
1991年,在與朋友合作創辦的“求精開關廠”解體后,南存輝吸收弟弟、妹夫等家族成員入股,組建了典型的家族企業———溫州正泰電器有限公司,南存輝個人占股60%以上。到1993年,正泰的年銷售收入達到5000萬元。鋒芒初露的南存輝意識到,正泰要想繼續做大,進行一次脫胎換骨的變革。于是,南存輝充分利用正泰這張牌,走聯合的資本擴張之路。他先后將當地38家企業納入正泰麾下,于1994年2月組建了低壓電器行業家企業集團。正泰股東一下子增加到數十個,而南存輝個人股權則被稀釋至40%左右。
然而他在摸索中漸漸發現,家族企業的一個弱點就是無法更多更好地吸納和利用優秀外來人才,而人才又是企業發展的資源。到1998年,幾經思考的南存輝突破阻力,毅然決定弱化南氏家族的股權不錯數,對家族控制的集團公司核心層(即低壓電器主業)進行股份制改造,把家族核心利益讓出來,并在集團內推行股權配送制度,將好良的資本配送給企業優秀的人才。就這樣,正泰的股東由原來的10個增加到現在的100多個,南存輝的股份下降至20%多。對此,南存輝坦陳:“分享不是慷慨,對創業者來說,分享是一種明智。”
“燒自己那壺水”
化和多元化的道路到底孰優孰劣的問題在業界已經討論了很多年。對此,南存輝始終堅持:不熟悉的不做;行業跨度太大,沒有優勢的不做;要多元化也是同心多元化。他告訴記者:“在企業快速發展階段,有非常多的行業讓你選擇,找上門來的各行業合作伙伴踏破了門檻。這樣很容易導致決策的隨意性,好比燒開水,你把這壺水燒到99度只差1度就開了,突然你心血來潮覺得那壺水更好,把這邊擱下不燒了而跑到那邊重新另起爐灶,新的一壺還沒燒開,原來那壺也涼了。”
南存輝始終認為,一個人“燒好自己的一壺水”。在許多民營企業紛紛朝著多元化發展的今天,正泰的執著和淡定如此難得。從低壓電器、高低壓電器到工業儀表,正泰一直在做電器制造企業。南存輝說:“國際上對正泰有力的一個競爭對手去年年銷售達90億,是我們的10倍。正泰在自己的領域里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
質量、誠信是發展之本
南存輝對質量追求到了令人嘆服的程度。他有一句有名的話:寧可少做億元產值,也不可讓一件不合格品出廠。有一次,企業一批貨物出口時,在運輸過程中一只貨箱出現了破損,重新裝配時,偶然發現有一件產品不合格。南存輝得知后,毅然要求全部開箱檢查。為了不影響交貨,這批貨物由海運改為空運。僅此一項,企業的運費就多花了80萬元。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