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經濟之聲《天下財經》報道,推特是國外的一個微博。在全球擁有將近兩億的用戶,這么大的用戶數量,自然蘊藏著的商業機會。英國一位“80后”創業者就找到了新的賺錢途徑。他的方法非常奇特,通過分析用戶的喜怒哀樂來盈利。
一名名叫保羅·霍廷的小伙子和一位大學教授聯手,通過對推特上每天超過3億條推文進行抽樣,對網民的情緒評分并做成金融模型,以預測證券市場的趨勢。
他們的具體做法是利用計算機程序,對推特(Twitter)進行抽樣,抓取例如“我感覺”、“我認為”、“讓我覺得”等表達投資者和公眾情緒的語句進行分析、歸納,然后做出推斷。
這種方法是否有價值?保羅·霍廷有自己的理由,他在接受采訪時表示,“人們貪婪與害怕的情緒影響著金融市場,所以實時、大范圍追蹤全球人們日常的情緒有很大的價值。”雖然市場對他的方法質疑不斷,但是他還是聲稱預測成功率達到87.6%。
保羅·霍廷為什么想到用這種奇特的方法來預測股市呢?這源于一次偶然的經歷。2010年10月14日早晨,保羅·霍廷跟往常一樣來到公司上班,打開電腦,瀏覽新聞。他在翻閱的過程中,發現了一篇題為《推特情緒預測股票市場》的文章。
這一文章援引了美國印第安納大學研究數據和金融關系的教授約翰·博倫主筆發表的一份研究報告。報告稱,推特情緒能夠平均提前3天,預測道瓊斯指數的走向。
約翰·博倫教授在接受采訪時表示:“我們并非只關注華爾街交易員、公司CEO等企業和金融界人士的情緒。我們發現,無分地域、職業等因素,較大范圍地隨機抽取樣本獲得的預測結果是的。公眾真的有很強大的智慧。”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