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的一位“白富美”胡靜,曾經拿著高薪,吹著空調,但是為了自己創業,不惜辭去高薪,頑強執著,拓荒勞作。終于她的蝸牛成功了。現在,胡靜的蝸牛近的供應合肥的西餐廳,遠的發到北京、上海、廣州。每日幾百斤的量并不是胡靜目標所在,做銷售十幾年的她知道,僅做西餐廳面太窄,只有走入尋常百姓家,白玉蝸牛的養殖才真正有出路。
胡靜和她飼養的蝸牛
在肥西縣官亭鎮金橋村,美女老板胡靜在這里建立起自己的蝸牛繁育基地,這位曾經位居汽車配件公司區域總代的“白富美”,為圓創業夢,不惜辭去高薪,頑強執著,拓荒勞作。
蝸牛
說起蝸牛,大家總會想到西餐中的焗蝸牛。在法國,蝸牛有“法式大菜”美譽,各國不僅把蝸牛作為圣誕大餐,還把蝸牛作為家宴的道冷菜。俗話說,十個蝸牛一盤菜,西餐中的蝸牛一只都重約50克,大小宛若小孩的拳頭,價值十元一個。食材是怎么飼養出來的?
在胡靜的養殖基地,記者看到猶如綠豆大小的白色蝸牛蛋密密匝匝地在沙土里,在一定溫度和濕度的孵化下,有的小蝸牛已長出軟軟的殼。蝸牛從孵出到成年,一般要四五個月時間,待蝸牛成年時,就要安排它們住進一個個高約10余公分的“單間”,準備產蛋。蝸牛的產蛋量較大,每只蝸牛一次可產300粒蛋,一年產4次。胡靜的基地現在有二三十萬只蝸牛,每天可產五六千只蛋。
蝸牛有自己的習性,白天躲著休息,傍晚6點到早上8點間出來“散步”。蝸牛的胃口也很好,白菜、生菜、土豆等植物塊莖都可,西瓜皮也啃得干干凈凈,但討厭生姜、辣椒、洋蔥等刺激性食物。看似柔弱的蝸牛其實有不少不為人知的秘密。胡靜說,很多人以為蝸牛沒有牙,事實恰恰相反,蝸牛是世界上牙齒多的動物。雖然它的嘴大小和針尖差不多,但是卻有25600顆牙齒,而且非常銳利。
立下軍令狀自己創業
“小小的天有大大的夢想,重重的殼裹著輕輕的仰望”,這首歌唱出了蝸牛的倔強和頑強。正如她養的白玉蝸牛一般,胡靜這個柔弱的女子也有著一顆頑強執著的心。
記者下午到達養殖基地時,胡靜正拖著軟管給沙土地灑水,長期的勞作,胡靜皮膚曬得黝黑,手指上磨出厚繭。一年前的現在,胡靜還化著淡妝、坐在空調房里,給客戶打電話。年輕時即前往浙江寧波打工,十多年來,勤奮的胡靜做到汽車配件公司安徽區銷售主管的位置。但她放棄高薪,甘愿親力親為,在蛇鼠亂竄、草木及膝的僻壤拓荒。
是什么能量讓她如此選擇?胡靜說,我常常問自己,浙江有那么多成功的商人,為什么我就不能成功?以前要供房、供兒子女兒上大學,胡靜不敢輕舉妄動,但現在已經年過四旬的她決定放手一搏,“哪怕我輸了,到年老時我不會因為沒有嘗試過而后悔。 ”為表明自己的決心,胡靜辭職時向老公立下 “軍令狀”:“如果創業不成,我愿意凈身出戶。 ” 愿蝸牛肉爬入百姓家
現在,胡靜的蝸牛近的供應合肥的西餐廳,遠的發到北京、上海、廣州。每日幾百斤的量并不是胡靜目標所在,做銷售十幾年的她知道,僅做西餐廳面太窄,只有走入尋常百姓家,白玉蝸牛的養殖才真正有出路。
胡靜的想法是讓蝸牛像雞鴨魚肉一樣,成為百姓餐桌上常見的食材。要做到這一點,就得研究出符合中國人口味的中式蝸牛大餐。原想著從網絡上找些食譜,沒想到也沒找到幾個,胡靜只好和當廚師的表弟自己研究。兩個月來,除了家里常用的油鹽醬醋蔥姜蒜,他們連大酒店里用到的調料也備齊了。試驗了過百斤蝸牛,胡靜終于琢磨出香爆蝸牛、蝸牛湯、蝸牛排骨等6道菜品。采訪時,記者提早一飽口福,嘗了“胡氏香爆蝸牛”,蝸牛肉色澤誘人,入口很有嚼勁。
“我創業的地方在官亭,我給自己5年的時間,將蝸牛養殖基地做大,帶動周邊農民一起搞養殖”,胡靜說,希望有一天,大家來官亭品嘗美食時,端上來的道菜就是白玉蝸牛肉。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