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彥宏創立了百度,1991年,李彥宏赴美國布法羅紐約州立大學主攻計算機,在美國期間,他發奮圖強,從博士到教授,他取得了自己的高學歷證書。李彥宏曾在日本松下公司實習,后來他沒有留在硅谷而是回到了中國,開始自己的創業之路。
“重拾”計算機tjH大學生創業基地
緣于對計算機的熱愛,李彥宏便選擇它來改變自己的生活方式:既然自己的中計算機課程太簡單,那就干脆去聽計算機的課。當然,這并不意味著他就不用功去學自己的———信息檢索。事實上,百度搜索與這兩個密不可分,一個是計算機、互聯網,一個是信息檢索。那時的李彥宏,并沒有意識到自己竟會將這兩者結合得如此不錯。
1991年,李彥宏赴美國布法羅紐約州立大學主攻計算機,白天上課,晚上補習英語、編寫程序,他經常忙碌到凌晨兩點。嚴寒的夜里,他那輛花1500美元買來的二手車,總是要預熱10分鐘才能啟動,寒夜里車在抖,李彥宏也在抖,窗外彌漫的風雪,成了他對那段生活的典型記憶。
博士———教授———權威是一條順理成章的路。然而,讀博期間在日本松下公司的實習,讓李彥宏在工程師與科學家兩種角色中選擇了前者,并且在硅谷和華爾街之間選擇了華爾街。tjH大學生創業基地。
對于個選擇,李彥宏至今也不后悔。但對于第二個選擇,他則以為是一個錯誤。1996年,李彥宏獲得了超鏈分析的專利,在他看來“這是改變產業的一個發明”,但是在華爾街卻不被人理解。
從1996年開始,李彥宏就頻繁回國考察,他相信中國才會真正賦予他一個創業機會,但對選擇進入時機,他相當謹慎。1999年,當李彥宏以國慶大典觀禮嘉賓的身份回國時,中國互聯網進入狂熱狀態,“.com”、“e-mail”早就讓老百姓耳熟能詳,“我那時相信,辭職回國創業的時機到了。”李彥宏說。
120萬美元啟動輝煌tjH大學生創業基地
李彥宏是1999年圣誕節那天回國的,懷揣著120萬美元。此前,百度公司已在開曼完成了注冊,并在國內注冊了它的全稱“百度在線網絡技術(北京)有限公司”。李彥宏回來的第二天,將自己的大本營扎在了北大資源賓館,開始“招兵買馬”。
那天,在北京交大讀博的郭眈本是陪同他的朋友口試為其壯膽,而當時在中科院讀研究生的崔珊珊見到李彥宏的時候,表明自己只是想做實習生,但冥冥中,七顆年輕的心被系在了一起。“七劍客”,是后來大家對百度創業時初幾個人的戲稱,他們是:李彥宏、徐勇、劉建國、郭眈、雷鳴、王嘯、崔珊珊。tjH大學生創業基地
2000年1月3日,百度創業的“七劍客”次聚齊了。當崔珊珊騎著自行車再次來到資源賓館,用她的話說,是“不經意地推開房間,不經意地走入了歷史”。
有120萬美元墊底,十來個人七八條槍,公司正式運作了,這是一家參照硅谷模式創辦的公司,李彥宏只規定了兩條辦公室紀律,一是不準吸煙,二是不準帶寵物。李彥宏以為,國人對禁煙標識熟視無睹,所以有必要夸大;至于養寵物,更多是為了防患于未然。除此之外,童言無忌,程序員們可以穿著拖鞋坐在桌子上討論問題。李彥宏說:“在百度,我希望聰明人能無拘無束地工作與思考。”
掌門兼做SalestjH大學生創業基地
開始,百度的貿易模式很明確,做出好的搜索引擎,賣給門戶網站。在開發的那段時間,百度公司那兩間辦公室里半夜依然響徹“噼哩啪啦”敲擊鍵盤的聲音。辦公室里掛著一塊小白板,經常在晚上9點之后寫出這樣的通知:“工程師們,今天晚上10點45分開會。”到了開會的時間,有技術問題沒解決,那就調整時間,真正開會的時間改到凌晨兩三點鐘也很正常。
經過4個多月的艱苦開發,“百度1.0”問世。那時,徐勇和李彥宏兼做Sales,四處傾銷他們的搜索技術。他始終堅持著自己的信念:讓每一個平凡的人和有權力的人,在一樣短的時間里享受到一樣的信息。
在百度召開的個新聞發布會上,對于搜索引擎在互聯網中的作用,李彥宏做了一個形象的比喻:電腦核心的東西就是CPU。對于互聯網來講,它的CPU是什么呢?應該是搜索引擎。百度現在所做的,就像電腦里面的CPU一樣,是互聯網的CPU。
從那一刻開始,百度上下就形成了一個概念,就是要把搜索引擎進行到底。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