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當代社會中有很多人不堪平凡,想要創業,想要實現自己的收益夢想,如果你想獲得收益,創業的確是條捷徑,選擇創業更能成就你的收益人生。但凡大企業家都是從艱辛的創業過程中歷練出來的,因為創業是實現和考驗一個人的人生價值。
今年36歲的彭新華是江西贛州人。2000年下崗后,他到深圳找工作時,根本不知道該準備哪些資料和證件,為此鬧出了不少笑話。一次,彭新華到一家公司應聘行政助理,那家公司在寫字樓的12層,招聘小姐先問他有沒有畢業證復印件,他回答沒有。在對方的指點下,他下到一樓去復印。之后,對方又問他要身份證復印件,彭新華心里一格登,只好又急匆匆地從12樓下到1樓。第三次,對方問他計劃生育證帶了沒有,彭新華臉一紅,不好意思地回答說忘了帶在身上。這回招聘小姐不耐煩了,冷冷地說:“那你拿了證件再來吧。”沒辦法,彭新華只得回家拿證件。當他吁吁地趕過來時,卻被告知那個職位已經有了人選。
吃一塹,長一智,彭新華漸漸摸索出了一些應聘經驗,每次出去應聘前都會整理好衣著,準備好相關的證件和應聘資料。終,他在深圳市寶安區的一家電機廠找到了一份工作。
彭新華干得很出色,很快被提拔為管理人員。一天,彭新華巡查生產車間,發現一名員工隨手將垃圾扔到地上。他走過去提醒這名員工,沒想到對方一臉不屑地說:“個個都這么講衛生,那還要清潔工干嘛?”
類似的事情經歷多了,彭新華深有感觸:這些來自農村的打工仔打工妹太需要培訓了!彭新華向老板建議,在員工中定期地開展人事管理、品質安全、職業道德以及生產技術方面的培訓和考核。
老板采納了他的建議,果然半年后,工廠發生了變化,違紀現象基本杜絕,員工面貌煥然一新。這種變化給了彭新華很大的啟示:培訓也能出效益!
彭新華是個不甘于現狀的人,他后來跳槽到一家模具廠,當上了行政經理。很快,彭新華就發現,模具廠的打工仔自恃有技術優勢,優越感很強,根本不服管理。還有,工廠里的工傷事故特別多,既影響生產,又危害員工健康。前任經理對這兩個問題感到非常煩惱,但就是束手無策。
有一次,一個新工人違章戴手套操作被機床鉸住了手,主管責問他為什么要戴手套開機床,他嘀咕說從來沒有人給他指出過戴手套是違章操作。聽了這話,主管哭笑不得,指著掛在機床上的操作說明:“那上面不是寫得清清楚楚嗎?”這位工人委屈地說:“那上面寫得密密麻麻的,上班時間那么忙,誰還有時間留意那東西?”彭新華意識到,有必要給員工們講講課了。
彭新華利用業余時間查找資料,再結合自己的打工經歷,編寫了一套關于職業道德、品質意識、為人處事、溝通技巧和安全知識等方面內容的小冊子,發給員工們傳閱,還抽時間組織集體講課。除了傳統的集體講課外,主要以座談的方式,和員工們分組辯論、進行室外體驗等等。這種培訓方式受到員工的普遍歡迎。
一段時間后,彭新華明顯感覺到與員工溝通比以前順暢多了,員工們也樂意接近他了。他特意做了一個統計:僅個月,工傷發生率就降低了23%,違紀率降低了38%.這給了彭新華更大的信心。
模具廠是一家集團公司的分公司,彭新華搞培訓的消息很快傳到了兄弟廠,兄弟廠爭相邀請他前去講課。一時間,彭新華成了集團公司的紅人,各分公司都引起了一股培訓熱。彭新華敏銳地覺察到員工培訓是個大市場,他明碼標價制定了收費標準,很快,他每個月的講課收入就超越了工資,達到了7000余元。
后來,彭新華發現培訓市場雖然火爆,但沒有一套適合員工培訓的教材,這個發現讓他興奮不已。一直想創業的彭新華想,我何不從事這一行,編輯出版一套適合員工培訓的教材呢?但以什么方式做好呢?
一天,彭新華路過員工餐廳時,發現有很多員工正津津有味地看VCD,彭新華眼前一亮:對呀,如果把培訓教材制作成VCD影視節目,不但避免了枯燥的說教,而且更直觀生動。2003年12月,彭新華辭職籌劃VCD影視教學片的制作。他在深圳國際商品交易大廈租了間房子,注冊成立了“中大智慧企業管理咨詢有限公司”。點。
經過近半年的緊張工作,2004年6月,彭新華的VCD影視培訓教材正式制作完成并推向市場。由于片子是在工廠實景拍攝的,讓人一看就覺得十分親切,再加上片子將教學性、趣味性和娛樂性融合在了一起,具有普遍性和通用性,片子一亮相,立即受到了各大企業和員工的歡迎。短短一個月,這套培訓教材就賣出了100多套,月收入達到了1萬余元。
如今,彭新華的生意可謂紅紅火火,深圳、東莞、廣州、惠州等地的數千家企業都用上了他的培訓教材,他也從一個一無所有的打工者變成了有車有房一族。
上述案例中彭新華的創業歷程告訴我們,成功的道路上從來不缺乏勇夫,創業的路途者從來不缺乏智者,但成功創業的過程中缺乏堅持者,只有堅持努力才能創造成功。只有努力才能鑄就輝煌的人生事業。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