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美味的餐飲小吃,才能獲得消費者的青睞,小王,是一名高中生,他因為學習的問題,就輟學在家。但是,他并沒有自甘墮落,而是尋找另一種出路。在當今創業火熱的背景下,小王也突然奇想,他想著也許賣烤翅是一種不錯的選擇。結果,竟然讓他獲得了成功。我們一起看看他的創業故事吧。
王大偉,1979年出生在北京一個普通工人家庭,小時候家庭生活的拮據,讓父母經常為一些經濟支出憂慮重重。這讓大偉很小的時候就樹立了一個觀念:要努力改變自己的人生,掙錢要趁早。正是這樣的觀念,讓大偉養成了在父母看來"愛折騰、喜歡瞎搗鼓"的性格。
離開了學校,王大偉無法再躲在父母的身后了,需要自己面對社會。起初,他想憑借在學校期間學會的駕駛技術,自己買部車跑出租,可家里并不富裕,無法拿出錢來實現他的這個愿望。于是,家里托朋友在一個離家不遠的工地上為大偉找到了一個開吊車的工作。剛好趕上夏天,大偉在塔吊里,沒有任何遮擋,一個班下來,被太陽一烤就是四五個小時。這些他都不怕,難克服的就是睡覺。20歲的大小伙子,正是能吃能睡的時候,可是工地上的簡易房悶熱擁擠不說,根本談不上什么隔音,睡在里面,外面機器的轟鳴就跟在床邊一樣。起初大偉根本無法入睡,后來實在是太累了,也慢慢習慣了。王大偉在工地上開了四個月的塔吊,瘦了16斤,原本就個頭不高的他整個成了一個黑瘦黑瘦的"小猴"。回想那段日子,大偉甚至覺得有點驕傲:"那是生活對我的磨礪,這種磨礪是我的財富,它來得越早越好!"
到了青島的王大偉暫住在朋友家的老房子里,著手和朋友一起籌備酒吧的事情。朋友在國有企業里有工職,無法投入太多的精力,酒吧的事情就全權由王大偉處理。從酒吧的前期選址、起名、裝修,到人員招聘、培訓、經營、管理,大部分的工作都是王大偉去完成的。經過三個月的準備,"青島夜未央藍調酒吧"正式開業了,開業那天,朋友邀請了很多人來捧場,從晚上8點一直忙到第二天凌晨4點,等朋友和客人都走了,累了30多個小時的王大偉由于連續幾個月的加班加點,體力透支,一頭扎倒在酒吧的沙發上,被同事抬回住處,一睡就是兩天。
在酒吧的表演臺下邊,放著一張臺球桌,平時供客人們消遣。白天沒事的時候,王大偉經常和朋友打臺球消磨時間。王大偉似乎對臺球很有天賦,高中時候就是朋友圈里的高手,現在有了大段的時間練習,他的天賦很快被挖掘了出來,水平提升很快,成了青島當地小有名氣的業余臺球手。一來二去,很多慕名來的朋友慢慢地把酒吧的生意帶得越來越好。經營酒吧兩年,王大偉和朋友合作的很好,朋友作為投資方,不干涉王大偉的經營管理。而王大偉憑借在酒店學習的工作和管理經驗,把酒吧打理得井井有條。
可惜好景不長,隨著青島城市規劃委的一紙通知,王大偉和朋友的酒吧不得不面臨拆遷的命運。在青島呆了兩年的他,終于又回到了北京,面對兒子,父母再沒說什么了,因為他們相信大偉已經長大了!
回到北京的王大偉沒有急著找工作,閑暇時候經常去西直門的北京青年宮臺球俱樂部練臺球。一次偶然,大偉的技術被俱樂部的教練看中了,很欣賞。于是,王大偉成了俱樂部的一個業余臺球教練,為來學習臺球技術的愛好者傳授臺球技術。
到了2006年的8月,北京的年輕人,不知什么時候興起吃烤翅的熱潮。大偉經常被朋友和學員拖去吃烤雞翅膀,一周要去兩三次,而且樂此不疲。每次去的時候,看到那些烤翅店大多又黑又小、又熱又臟,但客人非常多,生意稍微好一點的店里,不提前預訂經常吃不上。這讓大偉眼前一亮:一是他原本在酒店工作,跟隨沈師傅學習過燒烤技術,而且沈師傅的燒烤技術一直是酒店;二是這些環境、服務這么差的店都能客源滾滾,如果自己來開,不僅在燒烤的產品上趕上他們,在技術、環境、服務上更不用說了。有了這個念頭后,大偉找到了現在餐飲管理公司當技術總監的沈師傅,把自己的想法說了一遍。師傅對這個頭腦靈活、敢想敢做的徒弟很是贊賞,表示支持。
沈師傅自從從酒店出來后,到了一家餐飲管理公司負責餐飲技術與加盟連鎖經營。對于徒弟今天的成績,在他意料之外也在意料之中。于是沈師傅根據大偉店的經營情況,對產品菜單、技術標準、經營規范進行了一系列的整理,并將"烤翅"注冊了標志保護起來,為發展加盟店做好了一系列的準備。第6頁
為了實現后期的加盟服務,沈師傅將燒烤的前期腌制技術、上爐后的燒烤技術進行了流程化和標準化,并開發了自己配制的雞翅腌制料和燒烤料,以配合加盟店的配送,產品口味的統一穩定。經過技術改良后,通過前期腌制,入味同時,提高了成品出品率,縮短了烤的時間,降低了產品的成本。
通過對小王創業故事的閱讀,他的經歷告訴大家,學習并不是的出路,大家想做,做其他的行業大家也是能成功的。因為學習不好就自我放棄的一些人,是不值得大家去同情的。大家有信心,敢于跨出腳步,即使是做生意,也能取得相應的成功。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