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大學生就業市場的飽和,即將畢業的大學生將面臨者就業難的壓力困擾,就業的競爭壓力越來越大,為大學生們以后的生活帶來的壓力,在學校里,大學生也可以選擇創業,為畢業后找到一條大路!在校創業干什么好呢?看看這位在校大學生是如何實現創業夢想。
從今年5月報亭開張至今,每天營業額2000元,每月銷售七八萬元。顏求實的報亭可以說辦得紅紅火火。那么大學生邊讀書邊創業到底好不好?本期“找飯碗”,南方日報為您推出大三學子經營校園報亭的創業故事。
今年初,創業學院的網站上突然貼出一個通知:報亭招標,立刻引來顏求實和他朋友的目光。“我們打算去試一試。”說做就做,顏求實和另外3名同學立刻組成了一個團隊報名參與投標。華師組織的這次招標活動頗有意思,總共有3個關卡。關,撰寫創業計劃書。顏求實和他的隊友密密麻麻寫了好幾頁的創業計劃書,他認為,團隊能夠順利闖過關是因為把計劃書的重點放在為學生服務,契合校方的初衷。進入復賽面試關的共有10支隊伍,顏求實的團隊以第三名的身份參加了面試。做什么買賣容易賺錢?“十幾個導師坐在現場,還挺緊張的,幸運的是我們被留下來了。”終,學校選出3支勝出的團隊分別負責學校的3個報亭,另外還選出兩個預備團隊。在競標成功到籌辦報亭之間有2個月的觀察期,如果期間3支隊伍都經受住考驗,滿足了校方提出的各項要求,那么預備隊伍就自動取消。
經過兩個月的籌辦,顏求實團隊的報亭終于開張了!4個人的校園創業路,從今年5月起,風風火火地開展起來。“辛苦就是下大雨、刮臺風的時候了。”顏求實告訴記者,一旦惡劣的天氣到來,報亭總免不了“鬧問題”。“由于報亭所處的地勢比較低,一到下大雨就‘水漫金山’,而它帶來的較大問題是冰箱漏電、線路短路,很不安全。”有時候臺風半夜刮起,顏求實不得不偷偷從宿舍爬墻出來。
除了老天偶爾“開玩笑”,進貨、搬貨、擺貨也是一門技術活。做什么買賣容易賺錢?“剛開始沒經驗,總是不知道該怎么放,效率低。后來有經驗了,就慢慢摸出些許門道。”顏求實笑著分享他的生意經:“擺得漂亮可以吸引同學的目光。”比如,他總是把大小一樣、類型相同的雜志、報刊擺在一起,讓報亭看起來美觀些,也會把熱門的都市報放在顯眼的位置。
就這樣摸索了半年多,報亭的生意越來越好。“我們不敢說自己的報亭生意好,但口碑是相對好的一個。”顏求實忍不住自夸,有的時候老師會提醒3家報亭不要賣那些有安全隱患的面包,其他報亭可能不當回事,繼續賣,可是顏求實和隊友都記在心里。做什么買賣容易賺錢?暑假期間,顏求實的報亭雷打不動地營業。再比如其他報亭的華農酸奶按照市場價賣2。1元,顏求實的團隊往往少收一兩角,同學們對此稱贊。“既攢‘人品’,又不虧損,挺好。”顏求實很欣慰地說。
采訪過程中,顏求實反復強調,感謝學校對他們的支持。原來,校方開出的條件很優厚,這3支隊伍并不需要為報亭交納租金,只需上繳30%的營業額。“非常感謝學校給予的大力支持。我想這也為其他學校支持在校大學生創業提供了一個樣本參考。”顏求實認為。
“送貨上門、書賣不掉可以退貨,又省了一大筆錢,這樣下來平均一天的營業額2000多元,一個月可以賣七八萬元。”聽著顏求實的介紹,記者算了一筆賬,扣除需要上繳的三成營業額,5-8名兼職學生每人每小時8元的工資,和每個月獎勵給他們50-100元不等的獎金,以及水電費。做什么買賣容易賺錢?。
像顏求實這樣在校創業成功的例子,網上也不少見。人們不禁思考:邊讀書邊創業不會影響學業嗎?對此,顏求實有一些自己的想法。事實上,這名年僅21歲的小伙子,高中時就曾經擔任學生會,大學期間不隨意翹課、不掛科,閑暇時喜歡抱著歷史、經營管理、哲學類的書籍“啃”,并不是那種“一門只顧做生意、兩耳不讀圣賢書”的“叛逆”大學生。
只不過,他同時深愛創業。他說自己被史玉柱、俞敏洪等創業天才的自傳深深激勵,他在高三時就組建幾十人的團隊進軍淘寶,后來又轉做品牌運動鞋的實體店銷售,再后來他甚至通過學校和珠江公益等慈善機構合作創業。
“我個人覺得學習很重要,創業不錯不能以荒廢學業為代價。但也喜歡做自己的事情,特別是創業。我把大學時期的自主創業看成是一種興趣,同時也是學習和歷練。”做什么買賣容易賺錢?顏求實稱,如果其他同學像他一樣,對創業有著濃厚的興趣,而不是僅僅把它看成單純的“賺外快”,就可以趕快加入他的行列。
現在的大學生活有著很多的空閑休息時間,用這些時間來進行創業綽綽有余,而且大學生有著的熱情和不怕失敗的積極精神,在創業上也有著的優勢。希望上述材料給廣大的即將畢業的大學生帶來新的思路,讓你的創業事業更加成功。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