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生意忌諱在人流少的地方,尤其是一個偏僻的旮旯店鋪,這樣人流量少了,生意自然不旺。當然,這樣的定律也會被打破,許記面館就是特例,開在犄角旮旯,依然火爆。我們一起看看他是如何做到的。
開家小店通常都要求背靠旺街、人流量大、地段優越,這樣才會客似云來生意興隆,往往冷僻地段的店鋪人氣就小很多。但是萬事有例外,昆山西路上的偏僻小巷中,一家名為“許記面館”的夫妻小店,店面不大,裝飾也不是很考究,但是每天卻都是顧客盈門,生意好得讓不少豪華餐廳都眼紅羨慕,每月收入往往都在3萬元以上。為何一家開在犄角旮旯的小面館,生意這般地火?
和其他不少創業的人一樣,老許和他妻子只是為了改變家庭的生計而踏上了開店的創業之路。原本他們較大的理想就是找到一份穩定工作,但因肚里墨水實在太少,不得不放棄,為此只得靠給人打零工為生。但是自從兒子上大學之后,本來有點拮據的生活變得越發地困窘。窮則思變,老許和妻子商量后決定開家小店,正好老許年輕的時候學過廚,做的一手好面食,于是夫妻兩人開了這家“許記面館”的小店。但是因為起初存款不多,租不起背靠旺街的好鋪子,末了只得在昆山西路上的小巷中租下一間廉價的小鋪面。這條小巷在周邊的數條街中算冷清的,不僅地偏,而且很窄小,但是好在周邊還有不少市民。
餐飲小店,看重的是人氣,不少人寧愿多花點錢,也要把店鋪開在人流量廣的鬧市區,像老許夫妻這般將小店開在這么一條一天難得有幾個人路過的小巷里,明擺著是人丁稀少,到時還不得血本無歸啊?
但是事實卻不是這樣,正如酒香不怕巷子深,老許的一手好面短時間就吸引了大批周邊的吃早茶、喜愛面食的市民。老許家用的面全都是手工搟制,耐煮,吃起來勁道,相比那些易漲易糊的面更能博得顧客的喜愛。而且,老許年輕時學廚學到一種的醬汁秘方,所以他家的面湯汁水味美,成了吸引顧客的一大“法寶”。
因此,正如老許自己說的那樣,好面不怕巷子深,賣的面得到顧客認同喜愛后,顧客是不在乎多走幾步路的。所以即使開在犄角旮旯里,面館生意還是日漸火紅起來。
以往的面館都是用同樣大的碗盛面,顧客毫無選擇的余地,無論男女老幼,肚量大的漢子,一碗不夠,老人、小孩和一些秀氣的婦女又吃不完。既浪費店家原材料,也浪費了顧客的錢財。于是老許決定分大小碗賣面,大碗5元,中碗4元,小碗3元,還可以額外加量。此外,針對面中添加的食材,顧客可以自選,鱔段、雞腿、大排、肉絲、雞蛋……顧客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加,可以加一種也可以加多種,蔬菜等全部免費。
同時,老許也告誡服務員,待客一定要誠實,顧客進店,一定要先問清客人要大碗還是小碗,切不可替顧客作主張。對顧客要一視同仁,童叟無欺。只是簡單地把碗分大小,卻把顧客由被動變為主動,不僅尊重了顧客的自主權,而且在大小碗的對比中,讓顧客真實地感受到自己確實是花一分錢買到一分貨,沒有了怕挨宰的戒心。
其實“許記面館”有這樣的紅火生意,顧客的口碑相傳以及網絡助推功不可沒。老許的面館一直走的是親民平價的路線,尊重顧客的同時也獲得了顧客的好口碑,然后不少顧客口口相傳,老許的面館在這一地區也有了名氣。同時不少年輕顧客吃完后,將自己的品嘗經歷發在了口碑網、大眾點評網、BBS等網站上,因此慕名而來的顧客絡繹不絕,也捧紅了這開在犄角旮旯的“許記面館”。
在上述材料中許記面館之所以這樣火,不僅僅是靠美食口味,是因為板誠實經營的策略。當然在店鋪生意拓展上,也利用了網絡推廣,自然店鋪美名遠揚,獲得長久發展。希望廣大投資經營者也要樹立誠信的特點,加上新時代的特色,一定會創造出屬于你的財富。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