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人生旅途,在人生這個漫長的旅途中,我們應該學會舍棄一些東西,懂得放棄的人就能懂得創造,常言道有舍才有得,所以想要創業的人就要學會舍小利求大財。接下里我們看一個國家干部下海創業的故事。
下海創業前,王俊嶺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人事廳有一份穩定的工作,“當時這是非常好的單位了,那時還不叫公務員,叫國家干部。”王俊嶺回憶說,然而喜歡琢磨事兒、不甘安于現狀的他,卻忍受不了這樣的清閑,特別是在有了小孩后,總覺得錢不夠用,于是他便下定決心要下海干一番事業。“雖然家人都反對我放棄這份穩定體面的工作,但是我想無論如何,努力,創業后一定會比現在過得好。”
很多人都有創業的夢想,然而不是每個人都能成功。“創業重要的是,要能從零做起,什么事都要能放得下,否則放不下就拿不起”,王俊嶺分享了一些他的創業經驗:“在決定創業時一定要相信明天比今天會更好。當年如果我不肯放棄人事廳穩定的工作,左顧右盼猶豫不定的話,肯定不會走到今天。當時跟我一起下海的有3個人,另外兩個人就是干著干著又縮回去了,又回到了原來的工作崗位。此外一定要有務實精神和鍥而不舍的勁頭。我想這些就是重要的吧。而至于創業是否需要很廣泛的社會關系和很經驗,我覺得未必。”
王俊嶺下海的份事業是承包了一家酒店的中餐廳,兩年間他品嘗從事傳統餐飲業的苦楚。“傳統的中餐,口味好壞主要依賴于大廚的手藝,因此支付給大廚的工資都非常高。即便如此,大廚還會隔一段時間就要求加薪,一旦不稱他的心,他便消極怠工,稍有不如意,動輒便給你找麻煩,或者浪費原料,或者把菜炒得焦黑,把菜切得大塊小塊的。我是親眼見到過曾聘請的一個大廚因為不高興,把一盆幾公斤重的油都給倒了。”王俊嶺說起這些直搖頭:“在傳統中餐館里,類似的事情簡直比比皆是,讓人困擾不已,當老板的就得時時操心、事事操心,諸如采購的魚是死是活、菜是否新鮮,都得管到,真是得從早管到晚,有一點心沒操到,就可能出岔子。”
“當我決定自己開餐廳時,便堅決打消了開傳統中餐館的念頭,而是走上了模仿學習洋快餐的路。”王俊嶺道出了他當時選擇新式快餐業的緣由,“新式快餐廳采用現代化的工藝流程、標準化的配方,員工經過短暫培訓就能上崗操作,無論是誰,按照既定的流程和配方,做出的食品就是一模一樣的。所以老板就輕松多了,只需要管早和管晚,甚至都不必親自管,只需派人稽核一下就行了,這樣我整整半年不用去餐廳都不擔心出問題。精力解放出來了,才有可能去思考怎樣把店做大做強、怎樣進行加盟連鎖。而傳統的中餐業,大部分精力都糾纏在日常事務中,哪兒有精力考慮這些?”
1996年,在洋快餐還沒進入新疆市場之前,王俊嶺開始了自己的西式快餐探索之路,并且一開始確實在產品結構上和開店模式上都很大程度地模仿了洋快餐。然而在模仿和學習中,王俊嶺也在尋求突破和創新,特別是在洋快餐隨后相繼進入新疆后,他希望走出一條有別于競爭對手的差異化之路的愿望更為迫切起來。
就在他彷徨無門時,一個做慈善的機會偶然間給他帶來了轉機。“想起來真是很有傳奇色彩的。”時隔四年,王俊嶺回憶起那段經歷依然感慨萬千。2003年,王俊嶺在國際新疆慈善總會的求助下,為新疆和田地區洛浦縣的一個貧困鄉捐贈了一輛救護車,并把車親自送過去。他沒想到,正是這一善舉給他帶來了好報。
那個貧困鄉的居民熱情地接待了他們,王俊嶺則以職業的敏感發現那天吃到的烤肉與以往大不一樣。為了了解更多信息,他特意查閱了大量史料,令他欣喜若狂的是,他找到了關于古樓蘭烤肉制作工藝和香料配方的全部文字記載。受到啟發的王俊嶺決定將百富轉型,把主打產品定位為“烤”。他在百富了解了古樓蘭烤肉制作工藝后,請來專業人士將這種工藝轉化為快速自動化、標準化的烤雞流水線生產系統,制作了烤雞生產設備,用現代化工藝結合樓蘭烤肉的新式烤雞便問世了。“2003年8月,經過轉型的百富烤霸店開業天就‘烤’出了16萬余元的銷售額。”王俊嶺回憶說。
如今的王俊嶺,已經擁有幾十家百富餐廳,店鋪覆蓋新疆、陜西、河南、遼寧等省份,初步在西北地區形成了區域競爭力。當然他并不滿足于這一切,現在的他已經亮出了“做全球流烤雞品牌”的目標,“因為我去過世界很多國家,還沒有發現一個品牌能把烤雞這個產品做大,這是個市場空白。”
說到這里,記者靈機一動問他:“一些餐飲企業把創始人的頭像作為自己的品牌標志,為什么你當初沒有這個考慮呢?”王俊嶺笑著說:“我是覺得自己太年輕了,不敢那么‘裝’啊。”
“如果說一些洋快餐的做法是根據小孩子的特點進行經營,通過吸引小孩子把家長拉過去,而我們則是通過吸引那些關注健康的成年人,從而把小孩子拉過來。”王俊嶺這樣說道。
當王俊嶺這位“只需管早和管晚”的老板,一步一步實現著企業做大夢想的時候,他也遇到了“長大的煩惱”:很多民營企業在初創立時是依靠家人和親戚的共同努力——百富也不例外,比如王俊嶺初的合伙人就是他的表弟,后來他的妻子也加入進來,現在是百富的財務總監。如果說家人親戚在創業初期對企業發展貢獻很大的話,那么隨著企業越做越大,并不是所有的“創業元老”都能適應企業發展,這時候,“血緣裙帶”就可能從動力變成了阻力。
不過王俊嶺說他找到了一條讓他自己覺著“很有成就感”的解決之道。“百富烤霸做到一定程度,圍繞它的運轉有幾十個項目都是外包出去的,那么我就把這些項目分別外包給他們,他們如果暫時沒有資金,我甚至借錢給他們讓他們先做。這樣他們也就分享到了百富成長的好處。事實證明,這些人成為百富的供應商后,往往對百富更忠誠。”
通過對材料的詳細敘述,王俊嶺的創業故事給我們許多有思想包袱的創業者打下了一劑定心劑,既然選擇了創業,就要舍棄一些負累全力應對,只有這樣才能獲得成功!希望他的事跡激勵你的事業也能走向成功,實現你的致富夢。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