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就業壓力的增大,許多人都選擇了創業,在創業過程中,有很多人急于求成,急于挽回成本,不惜低價賣高價,這樣做是一種貪圖眼前利益的表現,非但不能盈利,更有創業失敗的可能。創業者應該與顧客保持誠信之態,互惠互利,才能贏得顧客青睞。下面這篇文章的主人公李建然就是通過讓利于顧客才能發財致富的。
開店初,李建然和她的幾個員工一天的工作流程是:早晨4:30起,一名員工去菜市場買鴨部件鴨肫,鴨腸,鴨肝,大約每個部件幾十斤左右。接下來洗部件,二十次以上,皆由李建然親自試嚼,尤其是鴨腸,還需檢查它的白度(洗的白就干凈了)。然后由幾人一起切片。厚度和大小力求一致。
同時,湯料也從一大早開始熬起,每熬一鍋湯平均需要10只鴨子,一鍋湯需要熬5到六個小時。無論如何,上午十點以前,一切準備到位,就等著客人來了。李建然堅持,做食物要貨真價實量足。初定每碗鴨血粉絲湯里的鴨肫分量為一個半,鴨腸,鴨肝各兩勺。鴨肫的成本價在鴨部件里一直貴,當時達十幾元每斤,其余內臟部件幾元一斤。加上其他蔥花、粉絲等,成本算下來,一碗鴨血粉絲的成本為5.5元。李建然給一碗鴨得煲鴨血粉絲的定價為7元一碗,比當時回味鴨血粉絲貴一元。
然而,李建然掙的就是這每碗一元的利潤。因為定價較其他鴨血粉絲店貴,一開始不被客人認可,也因為是新店知道的人不多,平均每天只能賣出幾十碗鴨血粉絲。就是為了這幾十個客源,李建然每天堅持用新鮮的食材和湯料,一天下來,扔掉很多切好的食材。
八個月后,鴨得煲積累了一批忠實客人,老客帶新客,生意漸入佳境。據了解,之前一天銷售額300元,而每天的成本達1000元。九個月后保本。作為高湯底料的鴨子也由一開始的一天40只,增加到70到80只,及目前的110只。
人氣漸漸積聚,物價也在不斷上漲。一年后,煤氣,油,水電,鴨部件,香蔥的價格齊漲,李建然也在不斷更進中對店里的裝潢,設備再投入,大約十幾萬,加上4萬一年的房租,前后投入三十多萬。
所以,二○○八年,一碗鴨得煲的價格被升至8元,到后來的9元,再到目前的10元一碗。有客人提出價格怎么越來越貴,李建然考慮了折中的辦法,價格再降降不過成本,少賺一點,加重分量取悅顧客,平均每碗又多加了半個肫。算下來,一碗粉絲湯的利潤仍然在1元到2元之間。
在上述的創業故事中,李建然運用自己營銷智慧贏得顧客們的信賴,他誠實守信的品質是很多經商者需要學習的地方,薄利多銷也不枉是一個好的營銷之道。希望廣大的創業者學習李建然的創業方式,結合實際,獲取致富的人生。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