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社會里很多人都在創業,也許你會看到不同的結果,有的人以失敗告終,有的人則以成功前進,這兩種不同結果不禁要引發我們的思考,真的是能力不行還是其他的原因,看完下面這段文字,想要創業的人士會悟出一些道理。我們一起去品讀吧。
5月1日,筆者在江山市清湖鎮毛塘村邊的“裕豐釣魚園”里看到,前來釣魚的人絡繹不絕,小車的喇叭聲不絕于耳。7個魚塘邊,垂釣者人頭攢動,漁竿飛舞,歡聲笑語不時飄來,在魚塘上空久久回蕩。原來,“五一”小長假期間,這里正在舉行一場別開生面的釣魚比賽。“裕豐釣魚園”的老板名叫姜向良,家住江山市清湖鎮毛塘村。1987年,姜向良初中畢業后,便與一位朋友在當地學做泥水。1996年7月,一心想掙大錢的姜向良跨出國門,前往新加坡做泥水打工。由于他踏實肯干,又敢于吃苦,3年后,姜向良懷揣掙來的30萬元錢后返回老家。此后姜向良重操舊業又做起了泥水活,由于出過“洋”見過世面,不久他便當起了泥水包工頭。
姜向良的老家地處須江邊,離江山城里只有七八公里路,這是個交通便捷的好地方。在他老家毛塘村旁邊有大片荒灘,過去經人挖石取沙后,留下許多大小不一的水坑,既大煞風景,又留下了安全隱患。姜向良看在眼里,記在心頭。一個偶然的機會,姜向良有了把這些水坑改造成釣魚園的想法,他的想法很快得到了妻子的支持,于是馬上著手開辦釣魚園。
說干就干。2002年11月,他與村里簽訂了合同,承包來村邊這爿面積達120畝的荒灘進行改造。剛開始時,他投資50萬元,雇來3臺挖掘機挖成7個大魚塘,在四周砌了堤坎,放養下青魚、鯽魚、鱸魚及桂花魚等10多種魚養殖,并在各魚塘之間用鵝卵石做了三四米寬的路,又在魚塘四周用木板和水泥,分別做了釣魚平臺及水泥墩,以方便人們釣魚。為了方便垂釣者休息及休閑,姜向良還在魚塘邊別出心裁地建了長廊分隔式的涼棚屋。這些臨水塘而建別具一格的涼棚屋一字兒排開,間間相連,三面通風,屋內分別設置方桌及小圓凳,還有躺椅等,供人們休息。前來垂釣、休閑的人們,既可以在涼棚屋里遮陽擋雨,又可在屋內觀看釣魚,還可以喝茶、打撲克、走象棋。
不久,姜向良又投資三四十萬元,在釣魚園邊建起了古色古香的涼亭,又造起2幢面積達700平方米的房屋,辦起了“水岸人家”農家樂,內設六七個包廂,以方便前來垂釣的客人們吃飯,從而使釣魚園與農家樂有機結合,為人們提供集釣魚、觀光、娛樂、休閑及食宿等于一體的服務場所。“這些造型的涼棚屋和式樣美觀的農家樂及古色古香的涼亭,那屋檐下一只只隨風晃蕩的紅燈籠,與釣魚園周圍生機盎然的參天白楊及依依垂柳,紅綠相托,交相輝映,加上那清澈見底的流水,成為一道靚麗的風景線。”正在與家人前來垂釣的江山市天余小學校長毛梅珍贊不絕口。
為了提高魚的品質,姜向良利用自己的責任田和自留地種了幾畝黑麥草用以喂魚,并又安裝了十多臺投料機和增氧機,以方便投料喂魚促生長。由于釣魚園地處須江邊,建的魚塘四周及底部全都是鵝卵石,沒有淤泥,魚塘內常年活水不斷,因而他養的魚不但生長快,而且肉質鮮美可口,加上釣魚園場地開闊,交通方便,每次可容納五六百人垂釣及比賽,許多江山、常山、衢州及龍游等地的垂釣愛好者紛至沓來,連毗鄰的江西玉山、廣豐的垂釣愛好者也慕名而來。幾年來,釣魚園分別被評為“浙江省流水養魚基地”、“無公害水產品生產基地”。去年,姜向良的釣魚園和農家樂收入共達40多萬元。
材料中的姜向良之所以能成功,跟他敏銳的商業眼光有很大的關系,他能在別人沒有發現的事物中發現致富商機,這一點對于有創業意向的人來說很重要。你在社會中擁有創意創業的夢想,憑借自己的努力實現自己的創富夢想。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