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在現代的人們,一定知道在孕婦裝的品牌中,“十月媽咪”無疑是,它的款式設計以及溫馨的舒適品質成為很多準媽媽的選擇,這么成功的一個品牌背后又會有什么的創業故事呢?
每逢周末,趙浦很少待在家里,常常和妻子帶著小孩、父母穿梭于國內外城市。但在旅行途中,他沒有把大部分時間放在欣賞風景上,而是考察市場,收集時尚信息,拜訪業內時尚達人,了解嶄新流行的花色、布料等,每天的日程安排得滿滿當當。這一切都是為了讓他創辦的“十月媽咪”更迎合時尚孕媽媽的愛美之心。
“十月媽咪”重新定義孕婦裝,將旗下所有孕裝產品從嬰兒用品區中剝離出來,放入時尚女裝行列,以年輕化、時尚化和可搭配性來取悅白領女性,是目前國內較大的孕婦裝公司之一。
臺灣時尚媽媽的代表小S,去年曾為“十月媽咪“拍過產品手冊。按照合同,拍照樣品要歸還公司,當時衣服已經打包正要托運,但小S實在割舍不下其中一條孕婦褲,特意通過助理找到公司董事長趙浦要留下。在這之前,她買過20多條法國、日本產褲子,可只有“十月媽咪”這條穿著舒服。小S看上的這條褲子,腰圍一截全彈力布料很特別。這種全彈力腰圍設計是國內推出,其部位剛好是孕婦體形變化較大的地方,除了能托肚子,關鍵是它能隨著肚子大小自動控制,孕前、孕中,孕后都一樣貼身。
原本只能在懷孕期間使用的孕婦裝,趙浦通過一些特別的設計,把孕婦裝的使用周期拉長,改變了許多孕媽媽的消費觀念。一些才懷孕、體形基本沒有變化的孕婦,也會到“十月媽咪”買衣服。比如一款風衣,有內外兩層扣子,隨著體形的變化,孕媽媽可以調整內外扣子的開合,既是孕婦裝,也能當普通風衣穿。
拉長產品使用周期的同時,趙浦還有意縮短產品的時尚周期,以提高競爭門檻。“時尚性越強,淘汰率越快,對企業的設計要求越高,一些沒有設計能力的公司就會被清理出去。”趙浦直言。
此前,在亞洲孕婦裝市場,趙浦的主要競爭對手是臺灣、香港品牌。但這些公司都是加工型企業,設計比較單一,時尚意識不夠,漸漸被“十月媽咪”甩出很遠。“目前,競爭對手的終端消費額只有我們的一半。”已經成為國內時尚孕婦裝行業的“十月媽咪”成了同行的新風向,但凡他們有一款新設計上市,第二年同行立刻有模仿的競爭產品出現。
跟浙江傳統服裝行業從制造、加工起步走上設計、品牌不同,趙浦在公司創辦之始,除了保留打樣廠應對緊急追單之外,其他環節全部外包,是典型的輕公司。將利潤微薄的生產制造外包,企業的工作重心則放在產品設計、渠道開拓、流程管理上。“十月媽咪”產品設計團隊來自臺灣,因為跟他們交流太多,趙浦的口音多少都帶點臺灣腔。雖然孕婦裝不像普通女裝那樣季節周期鮮明,但“十月媽咪”仍然追求推出快速而時尚的產品,它把一年分為兩大季,每季推出150多款新品。
創業初期,周邊的朋友紛紛告誡他,孕婦裝這種細分行業不可能做大,但是趙浦還是選擇了堅守,“企業家跟商人不一樣,后者重利,前者看中一個行業一定堅持。”趙浦說。
“隨著人們消費意識的提升,產品的外延擴張也非常寬。”趙浦說。除了一般的外套、褲裝等,“十月媽咪”幾乎囊括了孕婦懷孕所需的所有穿著用品,包括全系列的文胸、內褲、收腹帶、托腹帶、防止靜脈收縮的襪子,以及孕婦帽子、圍巾、晚禮服等等。
但孕婦裝市場的消費主體也在發生變化,80后逐漸成為孕婦裝市場的主要消費者,他們不但注重產品的品質,更加看重品牌。為此,趙浦在品牌營銷上下了不少功夫。2008年,在上海和北京的地鐵站,“十月媽咪駕到,你們統統站到一邊……”打破孕嬰廣告歌常用的曲調,借助色彩豐富的FLASH廣告,讓很多人對十月媽咪印象極深。此外,趙浦自己還策劃了一本全彩孕嬰圖書,其中融合了四格漫畫、星座等多種形式。
消費主體的變化,使得趙浦雖然已到四十不惑的年齡,但仍刻意跟年輕人“混”在一起。每天早上來辦公室,他打開的頁面一定是天涯。每月公司市場部總會把網上正在流行的東西匯總一下,開個務虛會,找到合適的點,就會加入后續市場營銷里面。
目前,“十月媽咪”在全國有400多家店,不過,他并不想做一家國際的公司,“亞洲的生育文化跟國外有很大的區別,比如坐月子啊、生孩子期間不能碰冷水啊,這在兩種文化中截然不同。”
趙浦曾經接觸過100多家投資機構,面談的就有60多家。“我們需要的不僅是錢,更看重投資人在這方面的支持。”趙浦說。
讀完這篇故事后,我們對趙浦的“十月媽咪”有了進一步了解,也從他的創業經中學習了很多。創業者在創業過程中一定要有敏感的商業意識,時刻關注市場變化。才能創出屬于自己的事業,成就夢想。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