團購營銷模式的發展讓眾多大品牌商家也把目光放在了這里,獲得了一定的成功,對于商家來說,團購雖然會讓利,但是宣傳了品牌,帶來了消費者的二次消費。俏江南的融合稍稍晚了一些,至2012年初,俏江南公司層面才正式“觸網”。
團購是俏江南較早邁向網端的O2O嘗試。2012年3月俏江南入駐窩窩團,初次嘗試網上用戶向線下實體店引流。此后不斷與多家團購網站合作嘗試,這里值得了解的如2012年12月先后與聚劃算(2012年12月3日聚劃算聯合澳門豆撈、俏江南、四海一家等近千家餐飲商家開展“聚劃算123年度慶典”)、拉手網(12月7日拉手與俏江南合作加入360團購導航“360HOME+計劃”)合作團購,今年11月京東推團購品牌“京品惠”,以買斷形式與俏江南簽署排他性團購合作協議。
開啟微博是俏江南早觸網的一個步驟,因為運作起來相對較輕。俏江南的微博之旅也經歷了一段波折,剛開始時微博營銷并沒有把重點放在本地服務上面,在數萬微博粉絲中有70%的用戶所在地并沒有俏江南的門店,直到公司發現這一問題并做出調整,這種局面才有所改善。
2011年3月,新浪微博推出LBS簽到服務,在今年3月,有細心的網友發現俏江南也入駐了新浪微博簽到服務,新浪微博可以為俏江南在全國各地不同的店鋪建立POI(PointofInterest)興趣點Page頁面,詳細展示俏江南某個門店的信息。如美食、折扣信息等等,如果用戶的微博好友在該門店簽過到,用戶也可以看到。然而隨著新浪微博活躍用戶的不斷下降以及微信的沖擊,微博能為俏江南帶來的展示和客流也十分有限。
微信的爆發式增長,讓很多企業都按捺不住入駐的欲望,俏江南也不例外。品途網發現,俏江南在微信設有多個公眾賬號,除了一個已經認證的訂閱號作為品牌宣傳,其他各地旗艦店均有自己的微信公號。不過,品途網發現,俏江南的微信公號的更新頻率非常低,甚至一月一次或數月一次,近一次更新是10月11日。在微信公號外圍如微信支付上,俏江南正積極與騰訊方面開展合作。據騰訊方面的消息,目前微信支付在北京地區除了上品折扣外,在呷哺呷哺、海底撈、俏江南等O2O重點行業區域已經推出或會逐步推出。
除了以上嘗試,俏江南還與其他互聯網企業開展積極合作,比如探索開啟互聯網自助餐廳以及社會化媒體的粉絲會員營銷,借助食品垂直電商推新品系等。2013年是餐飲行業尤其餐飲業困難的一年,包括眉州東坡、小南國等餐飲品牌都在積極尋找新的路徑期待突破。
餐飲生意由來已久,而且是賺錢的好選擇,但是在不同的時代里,有不同的營銷方式。我們看到,俏江南是餐飲領域探索O2O之路的一家比較靠前的企業,從去年開始到現在從未停止探索的步伐,在為后來者提供了不少經驗和借鑒。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