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10/20 13:03:59 作者:花小落 來源:1
剛從學校畢業的職場新人面對一個月幾千元的收入,對于學生時代來說真可謂是一筆“巨款”,可放到現在卻總是不夠用,到了月底仍然不見多少余額,甚至月月花光,嬉稱“月光簇”。錢究竟都用到哪去了?有沒有一個好辦法逃離“月光族”呢?
“月光族”的快樂與痛
周燕:2005年畢業于成都某高校,現為某房地產中介公司職員,月收入:1000元底薪+提成+公司獎勵。周燕是個宜賓女孩,人漂亮又會打扮,最主要的是頭腦靈活口才好。還沒畢業時就在這家公司做兼職,畢業后老板直接留下了她。現在底薪1000元,別看錢不多,可是她口才極好,每個月總能為公司拉到不少客戶,光提成就有2000—5000多元,公司看她表現突出還會給獎金。這樣算下來,周燕平均月收入也有4000元左右!
可是她每月在衣服、化妝品、吃喝玩樂上的花費也不少,粗略算了下估計要2000元左右。外加上家在外地,租房+水電氣+寬帶又是一筆不小的開支,如果再算上電話費,一個月就有近千元的固定開支。一花起錢來她就控制不住自己,每月剩不了多少錢,她覺得每一部分都是合理的、必需的開銷,每次媽媽提醒她要注意理財,她都不知從哪兒下手。
施杰:是個河南男孩,大專畢業后留在了成都,現在一廣告公司做設計,月收入3000元。由于工作繁忙,每天晚上加班到12點已經是家常便飯了,有時更要到凌晨一兩點,有時雙休日也要加班,他幾乎把所有時間都獻給了工作。除了一大筆支出用于房租和水電氣外,就沒有其他大的花費了,可是他常常不知道錢花在了什么地方,每月也是光光的。他也想過要理財,但感覺單身生活本來就沒有什么壓力,也難得有那份閑心記帳。
宣丹:是中文專業畢業的,在成都某公司做實習文案,月收入1200元。由于宣丹現在還沒有轉正,每個月收入不多,而且由于獨自在成都工作,日常開銷也很大。上個月她又搬出了學校,自己租了一套房子,無形中又多出了一筆開銷。每個月的錢都計算了又計算,除了交通費和飯錢,她用于其他方面的少得可憐,更別說存錢了,不過她現在就等著轉正,因為轉正意味著收入翻一倍,那么一來經濟就寬松了。
職場新人這樣理財
現在很多年輕人都存在一個誤區,他們認為理財是有錢人的事,與職場新人無關。實際上,每個人的財富積累都是一個由小到大的漸進過程,人人都需要理財。對于職場新人來說,每個月的收入哪怕再少,也要攢一些下來;等積累到2000元或5000元甚至1萬元的時候,再存入一張大的定期存單。這樣,個人財富才會像滾雪球一樣,集腋成裘。
像周燕、施杰這樣收入過3000的情況可以每月省1500元,宣丹轉正后也可以省1000元,用來投資,中信銀行理財專家給出了以下建議:.用貨幣基金來打理日常資金。目前活期存款的年稅后收益僅為0.576%,收益太低,而貨幣市場基金的收益率目前為2%左右,發了工資后,可以及時將不用的款項轉為貨幣基金。貨幣
基金的申購、贖回手續方便,流動性強,是活期儲蓄的很好的替代品。
為了控制風險,可以采用“定期定額”買基金的方式來進行投資,這樣可以回避集中投資的分險、控制成本,也可獲得長期的投資收益。進入6月份以來,很多開放式基金的凈值增幅在5%以上,并且目前股市正在向好的方向發展,基金的盈利能力也會大大增強。也可以重點關注幾只累計凈值排在前列的老基金,然后選
擇一兩只進行中長期投資。
還可以用長期國債來增加理財穩定性。建議可以拿出部分后續收入或者額外的收入購買中長期記賬式國債。比如施杰現在24歲,用錢集中期可能會在5年之后,他可以到證券公司購買5年期左右的交易所記賬式國債,目前這種國債的年收益一般在3.5%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