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29 10:46:55 作者:程玉亮 來源:1
【提要】 提及王興,自然繞不開他屢敗屢戰的創業經歷。在接受采訪時,王興更是將自己的創業經歷比作唐僧西天取經。他表示,在取經的路上,只有唐僧堅定的走下去了,創業者要做唐僧。在創業的路上,工作和生活是沒有邊界的,而自己也從來沒有想過退出。然而,在王興看來,這并不是自己有著很強的創業意愿,而是想要某件事情發生,因為沒人做,所以自己就來了。
提及王興,自然繞不開他屢敗屢戰的創業經歷。可以這么說,業界沒有人能比王興更適合創業者這一角色。在接受采訪時,王興更是將自己的創業經歷比作唐僧西天取經。他表示,在取經的路上,只有唐僧堅定的走下去了,創業者要做唐僧。
同時,王興也表示,在創業的路上,工作和生活是沒有邊界的,而自己也從來沒有想過退出。然而,在王興看來,這并不是自己有著很強的創業意愿,而是想要某件事情發生,因為沒人做,所以自己就來了。
以下是王興訪談摘錄。
王興:
學習唐僧一念執著
不久前,我曾轉發過別人的一條微博,這條微博的大意是:如果,幾年前的我是未被降服又無所適從的孫悟空,今天的我,已經成了沒有七十二般變化、只剩一念執著的唐僧。唐僧沒本事,大家都這么看。面對八十一難,他哭過,哀求過,但從沒說過一次:‘我們不取經了,大家散伙吧’”。
這條微博讓我很有感觸,它透著堅持和勇敢。從2003年圣誕節回國,創業至今已過去了近八年的時間,這八年變化了很多,但我身上依然有很多東西是不變的,我依然熱愛生活,依然充滿激情,我還是我,在某些方面,甚至和高中時代的王興沒什么兩樣。
有本書對我蠻有影響的——叫做《有限和無限的游戲》(《Finite and Infinite Games》紐約大學 James P. Carse著)。我買這本書純屬偶然,一個錯誤。原本是想了解一些行為規則,買回來的內容完全不是我想象的內容,但是讀起來依然非常有趣。
這是一本特薄的小冊子,是美國一位哲學教授寫的,從各種角度去探討游戲這個事情。英文“Games”一詞比中國的“游戲”一詞涵義更廣,比如奧運會是“The Olympic Games”,它是一個比“游戲”更大的詞。它里面的觀點很有趣,把游戲分成有限的游戲和無限的游戲兩種:有限游戲的目的是結束這個游戲,比如下棋、足球比賽,只有結束才知道誰贏了;而無限游戲的目的是讓游戲得以繼續,不需要結束。有限游戲在邊界內玩,無限游戲卻是在和邊界,也就是和“規則”玩,探索改變邊界本身。無限的游戲可以包含有限的游戲,有限的游戲可以包含更小的有限的游戲,但有限的游戲無法包含無限的游戲。
這本書寫得非常抽象,每次我只看一點就看不下去了,所以我至今都沒有看完。但每過一段時間,我會又重頭看。后來我做了一個取巧的辦法,就是直接翻到最后一章去看,實際上只有一個無限游戲,那就是你的人生,死亡是不可逾越的邊界。與之相比,其他的邊界并不是那么重要了。
反映到生活當中,有些人想把工作和生活設一條邊界、然后明確分開,我覺得沒有必要。創業同樣是。比如說投資,需要在一定時間內退出,但是對創業來說,不需要退出。有限和無限不一樣,我們做多數的事情都是有限的事情。這也不能算哲學,不過看了好幾遍,每次看一點就很累,因為會想很多。
我也讀過《喬布斯傳》,但沒看完,現在在看的是一本介紹亞馬遜購物流程的書《One Click》。
我聽到喬布斯去世的消息時并不驚訝,但現在清楚記得當時的場景,當時人在臺灣,還沒起床,在手機上看到了這個消息。在我看來,喬布斯的價值不是一時的,人們可以受喬布斯影響,但不能直接學習,但他對產品品質的高度執著是值得借鑒的。
不為創業而創業
我欽佩很多人,包括甘地、本杰明·富蘭克林等等。但沒有“要成為像某某一樣的人”的想法。每個人都有自己獨有的特質。貝索斯、扎克伯格都有吸引我的特質,但這成為不了讓我“憧憬”的理由。
丹麥物理學家波爾說過,“世界上有兩種真理,一種是小真理,一種是大真理。小真理的反面是拙劣的謊言,而大真理的反面仍然是事實。”簡單的基本規則屬于不做就錯的,但是上升到某種高度之后,兩者對立的選擇都可能取得巨大成功。比如比爾蓋茨和喬布斯,兩個完全不一樣特質的人,家庭出身、成長經歷、商業策略都不一樣。互聯網的成功學并非一個簡單特質可以概括。
2003年如果不創業將從事什么職業?我沒有假設過這個問題。清華畢業后,我去美國讀了研究生,博士學位讀了一半回國創業。美團網是我第三個創業項目。目前看來,美團網會是我最后一個創業項目。
實際上我創業的意愿并不那么強,不是為了創業而創業,僅僅是有一件事情希望他發生,如果別人還沒做的話,那就我來做好了。
稍微拔高一點,可以用甘地那句話——Be the change you want to see in the world。創業對我來說是改變世界的方式,我希望活在一個更希望生活的世界里,但我等不及讓別人去打造這個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