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10/11 13:18:40 作者:網風 來源:1
本期客戶資料:胡先生,28歲,大學本科學歷,國企員工。劉小姐,28歲,研究生學歷,大學教師。現有資產現金1.5萬,銀行存款5萬,股票市值1萬,基金市值8.5萬,借給親戚3萬,每年有10%的利息收益。胡先生夫妻兩人事業處于上升階段,工作收入比較穩定,但是隨著兩個寶寶的出生,家庭各項開支將會顯著增加,壓力也會越來越大。
家庭理財目標:
1、 計劃近期懷孕,由于雙方都是獨生子女,計劃要2個小孩,為未來的兩個子女準備生活費用及教育基金。
2、 兩個門面都是在老家三線城市,想在目前居住的二線省會城市購買一套住房或商鋪用于投資,具體購買的類型暫時沒有想好。
3、 我是一個不太有安全感的人,想通過理財的方式賺取更多的錢,想后期和朋友或親戚投資一定的生意。
家庭財務分析:
胡先生夫妻兩人事業處于上升階段,工作收入比較穩定,兩人年收入合計18萬元,年支出6萬元,結余比率為67%,每年結余資金可達12萬元。未來父母也有養老金,沒有贍養父母的壓力。但是隨著兩個寶寶的出生,家庭各項開支將會顯著增加,壓力也會越來越大。從目前胡先生的資產結構來看,大部分都是房地產,固定資產比例過大,變現能力差,隨著國家對房地產市場的調控,房地產市場風險大大增加。
基本資料:
胡先生,28歲,大學本科學歷,國企員工。劉小姐,28歲,研究生學歷,大學教師。現有資產現金1.5萬,銀行存款5萬,股票市值1萬,基金市值8.5萬,借給親戚3萬,每年有10%的利息收益。一套自住房價值50萬,一套投資房價值50萬,兩個商鋪價值34萬元,一輛15萬元的汽車。因為買房向父母借款15萬元需要償還。本人收入8500元每月,劉小姐4000元每月,兩套商鋪年收租金2.74萬元,全部用于贍養父母。日常支出每月1500元,交通費用每月700元,醫療費用每月100元,娛樂和交際費用每月700元。妻子有保險,父母也有養老金。
家庭理財規劃建議:
1、現金規劃
緊急備用金主要是為應對家庭日常開支和意外支出的需要。但緊急備用金也不能過多,國家統計局公布的8月份CPI指數為6.2%,因此現金類資產面臨著巨大的通貨膨脹風險,為了最大程度使資本實現保值增值,建議每月保留日常支出的3-6倍作為緊急備用金約2萬元。其中5000元存銀行活期存款,剩余1.5萬元購買貨幣市場基金。貨幣市場基金最大的特點是其專門投向無風險的貨幣市場工具。具有高安全性、高流動性、高穩定性等特點。在買入賣出時無任何手續費,收益高于同期銀行活期利率,同時又保障了本金的安全性。
2、保險規劃
保險是保障家庭財務穩定的基石。作為家庭主要經濟來源的胡先生沒有任何保險保障,這是極不合理的。因為未來存在著不確定性,為防范因意外事件發生對家庭成員的打擊,因此對未來的生活必須提前做好保險規劃。胡先生應購買一份養老保險和商業保險,商業保險主要以定期壽險和健康險為主。有孩子后建議給孩子上一份健康保險,以保證孩子獲得最基本的醫療保障。總的保險費用支出應不超過家庭年收入的10%,鑒于胡先生家庭目前的狀況,保險支出總和以1.5萬元為宜。
3、子女教育規劃
胡先生夫妻倆打算生育兩個孩子,基本的孕檢+生產費用,準備5萬元就足夠了,如果有生育保險,可保留醫院相關收據到單位報銷。
這部分現金可從日常開支中支取。另外子女高等教育這塊屬于長期規劃應盡早準備,可每月拿出3000塊錢作為基金定投,基金定投比存款風險高,但收益會好得多。定投本身就能抹平所投基金的漲跌波動,長期的基金定投風險又要明顯小于短期定投,所以非常適合長期規劃。預期收益率7%,18年時間可積累130萬元兩個孩子的高等教育金。
4、購房規劃
對于胡先生已經擁有了四套房產后想再購買一套投資房,受國家房屋限購,暫停購買第三套房政策影響,所以胡先生購買第五套房的理財目標暫時不能實現。家庭目前房產總市值為134萬,占到總資產比例為80%。隨著國內房價居高不下,國家連續提高存款準備金率,提高貸款利率以及控制房地產信托發行,大力發展保障房建設等調控措施,未來房地產市場風險不斷加大。資產中過多的房地產比例面臨著很大的市場風險。建議胡先生調整家庭資產結構,防范市場風險。
5、投資規劃
做投資之前,需要進行個人風險偏好分析和風險承受能力測試,選擇最適合自己的投資工具。每年的結余可按組合的方式進行投資:40%投資于債券、債券基金等低風險類投資工具,滿足資產保值需要。60%可投資于股票、股票基金等風險類投資工具,滿足資產增值需要。但由于近期股市風險加大,可暫時增加保值性類投資比例,為未來合伙做生意積累資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