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7/20 0:00:00 作者:西西 來源:F600創業社區
距離倫敦奧運會開幕式還有8天時間,奧運會的到來意味著又一次商機來襲,在這個時間段每個商家或企業都想賺一筆。四年舉辦一次奧運會,這個機遇一定要抓住,不能錯過。曾經身為奧運冠軍的李寧退役后開始從商,對他而言,倫敦奧運會無疑是一次很好的商機,他怎么可能錯過呢?今天我們主要講中國體育品牌爭奪倫敦奧運會商機——李寧品牌!
對于李寧想用倫敦奧運會這次商機,來提高李寧品牌,有的市場分析人士并不看好他這一策略。
李寧是中國著名男子體操運動員,他創造了世界體操史上的神話,先后摘取十四項世界冠軍,贏得一百多枚金牌,1984年洛杉磯奧運會上一舉奪得三金兩銀一銅,是中國單屆奧運會上獲得獎牌最多的運動員。因此被譽為“體操王子”。
中國的“體操王子”李寧是2008年北京奧運會開幕式的最后一棒火炬手,點燃了那一年的奧運圣火。四年后,他又成為倫敦奧運會希臘火炬傳遞段最后兩名點燃圣火的火炬手之一。這位49歲的中國人與希臘舉重運動員迪馬斯在希臘泛雅典體育場共同點燃圣火的那一刻,暴雨初霽,天邊一抹淡淡的彩虹。
如同風雨后見彩虹,李寧,這位曾在1984年洛杉磯奧運會勇奪六枚獎牌的體操傳奇人物,現在作為中國領先體育品牌之一李寧(中國)體育用品有限公司董事長,也希望他的公司能走出低谷,見到陽光。
李寧公司業績浮沉
李寧公司在6月6日于北京舉行的2012倫敦奧運裝備發表會上宣布,將傾力支持橫跨五大洲的600多名運動員,為他們提供專業運動裝備,其中特別為中國體操隊、射擊隊、跳水隊、乒乓球隊和羽毛球隊5支金牌之師——中國的“夢之隊”——提供裝備支持。在2008年,這五個隊共獲得28枚金牌,而中國代表團總共獲得51枚金牌。
成立于1990年的李寧公司經歷了20年的快速發展,但從2010年下半年后,業務開始下降。公司業務在2008年后的兩年達到頂峰。CCW市場研究公司的分析師曲曉波說:“李寧公司試圖通過新一屆奧運的贊助再創輝煌,但是我并不看好。”奧運會贊助主要是為提升公司的國際品牌形象和認知度,然而李寧的問題是在國內市場,需要調整結構、提高單店運營效率以及找準目標消費群體。
香港上市的李寧公司在2012年6月12日發布預警公報,稱去年同期相比,2012年第四季度鞋產品訂單金額預計有兩位數的下降幅度,服裝產品訂單金額也有超20%的下降。至此,李寧2012年全年訂貨會已完成,全年訂單金額同比預計有個位數下降。同時,李寧管理層預計2012年銷售收入較2011年有可能出現負增長,凈利潤亦會出現大幅下滑。在今年一月份,李寧公司引入了美國私募基金TPG作為其戰略投資投資方,此舉將為李寧帶來7.5億元資金,希望給李寧公司塑造品牌、開始新店等提供資金保障。然而至今未見任何效果。
根據公司年報,2011年全年收入為89.29億元,較2010年減少5.8%,利潤從2010年的15.4億元和2009年的13.4億元降為6.31億元。2011年全年,李寧股價總體下降60%,今年上半年進一步下降了20%。實際上,李寧業務的下滑始自2010年底。公司更換了標志,意在塑造成為國際品牌,同時將消費群定位于90后。公司大膽調整零售鏈,關閉了一些小型的零售店鋪,開辦“第六代”針對年輕人的新店。到2010年底,李寧品牌店面共有7,900家,低于公司在年初的預期。
實際上,李寧公司最輝煌的時候是在2008北京奧運會后的兩年。李寧自己也曾把這段光輝歲月歸功于2008奧運會的贊助營銷。李寧為中國國家體操、跳水、乒乓球和射擊隊提供全部裝備,同時贊助西班牙和瑞典的國家代表團。它與中央電視臺的奧運頻道簽約,為所有主持人和現場采訪記者提供服裝,直到2008年底。關鍵體育營銷機構總裁張慶說:“2008北京奧運會對中國人的影響力是史無前例的。即便中國觀眾關注倫敦奧運會,相關市場推廣對中國觀眾的影響力也是有限的。”李寧公司的窘境與中國體育用品產業的整體衰落是相吻合的。中國體育用品產業的年增長速度由2008年的30%降到2010年的20%,進而降到去年的13%。所有的廠家都面臨共同的困難:高庫存、來自阿迪達斯和耐克等外資品牌的強力競爭以及日益上漲的成本。阿迪達斯是2008和2012兩屆奧運會的全球贊助商。
2012倫敦奧運會的贊助是李寧用以擺脫公司業務下滑困境的一步要棋,然而市場分析人士卻并不看好他這一策略。分析師認為,即使李寧曾憑借2008北京奧運會的贊助使公司業務在后奧運時期突飛猛進,但倫敦奧運贊助卻未必能收到同樣的效果。同時,與李寧公司采取相似策略的中國體育用品生產商,包括安踏和匹克,最好不要對奧運贊助的市場營銷效果報以過高的期望。
因為倫敦奧運會對于體育用品企業來說,確實是一次不小的商機,但是想抓住此商機的何止李寧,安踏欲借倫敦奧運會東風,全面超越競爭對手——李寧公司,甚至能夠搶占耐克、阿迪達斯等國際體育品牌在中國的市場份額。一場體育用品混戰即將打響,李寧能否在這次倫敦奧運會商機中脫穎而出,我們還要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