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4/12 10:28:03 作者:sc002 來源:0
求職潮現商機
王先生是滬上率先開設求職旅社的創業者之一。“從融資、組織創業團隊,到后來的選址、定位,之所以選擇求職旅社這一經濟形態,就是看重應屆生求職過程中所顯現出的商機。”他表示,自己曾在大學畢業后經歷過痛苦的求職過程,試過寄居在高中同學寢室,也試過連續一周每天只吃兩碗方便面,更試過徒步從外灘走到徐家匯。“那時候,我就在想,如果在這個陌生的城市里能夠有安定的居所,該是多么幸福的事情。”王先生認為,在求職潮中,應屆畢業生最需要的就是這樣一個庇所,而創辦旅社后,低廉實惠的價格也的確吸引了不少大學生求職者光顧。其實。滬上此類求職旅社數量仍不多,主要在各大大學園區、交通樞紐附近呈現聚集效應。從5年前的難覓蹤影,到如今的初現形態,足以說明求職大潮為這一新型酒店業態帶來商機。雖然租金較低,但高入住率和較長時間的租約使得求職旅社仍能保持盈利。加上一些旅社推出的特色求職服務,更聚集了一定的人氣。去年從四川來滬求職的大學生莊琦就在求職旅社里住了整整兩個月,最終找到了心儀的工作。在她看來,隨著知名企業越來越傾向在大城市開展校園招聘,以后將會有更多其他省市的應屆生加入求職大戰。“現在找一份工作,時間都特別長。網申到筆試要一個月,之后每一輪面試又要間隔二三周。如果每次都來回趕,路費就很驚人。不如直接找個地方住下來,還能盡快熟悉城市。”
展現規模效應
低廉的租金并非是吸引應屆大學生的唯一賣點,求職旅社無意中形成的求職圈子,才是大學生們最為看重的。莊琦回憶起去年的求職經歷,旅社是其中最艷麗的一抹紅。“原來覺得自己來到陌生的城市孤苦無依,沒想到在旅社找到了組織。”來自五湖四海的大學生們白天奔波在城市各處,尋覓自己的未來,晚上則聚在一起,交流求職信息,暢談理想和生活之間的距離,用歡笑和陪伴取代失落和寂寞,更建立起求職過程中難得的“革命友誼”。莊琦最終在“戰友”們的指點下,找到了工作,收獲了友誼,至今仍與他們保持著緊密的聯系。據悉,一些求職旅社甚至會為大學生們提供配套的求職服務。無論是在公告欄中貼出最新的校園招聘會告示,組織學生開展求職沙龍活動,還是提供求職裝定做、求職照拍攝服務,越來越多的市場也開始關注起這一特殊的傳播媒介。某高校職業發展中心的高老師表示,最近她和幾位熱心的老師正在聯系附近幾所求職旅社的大學生,想為他們提供一些職業發展方面的指導。高老師表示,不僅是高校老師,目前很多培訓機構也已經發現了這個平臺,有不少已經在求職旅社里做起了提升職業素養類型培訓的小廣告。
小本創業就業亮點
據統計,近幾年來,平均每年涌入京滬兩地求職的外來大學生就達到70余萬,流動性大、生存狀況差是這個群體的特點。憑著學生證和身份證,幾十元即可入住,供應熱水、具備上網條件的求職旅社無疑蘊含著潛在的龐大市場。但遺憾的是,由于收益相對微薄,求職旅社的經營水平參差不齊,有些住房和衛生條件堪憂,甚至存在一定的安全隱患。對此,愛好旅行的應屆大學生蔡雨嘉表示,自己常在自助游時選擇入住青年旅社。在他看來,自由交流的氛圍和恬淡隨性的圈子,都是青年旅社深受驢友歡迎的原因。如今,他準備在畢業后選擇求職旅社進行創業。蔡雨嘉非??春眠@一經濟形態的未來發展前景,而他在去年撰寫好的創業計劃書也得到專家的認可,并獲得一筆可觀的創業基金。他認為,隨著越來越多的投資進入這塊市場,滬上的求職旅社也會經營得越發規范和系統化,逐漸進行市場細分,從而成為一片吸引大學生創業和就業的新熱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