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7/16 9:06:13 作者: 來源:重慶商報
7月以來,IPO排隊企業再添19家“新丁”,比IPO更繁忙的是上市公司獨董。學界名人、退休官員、行業權威紛紛跑馬圈地,涌現出大批按上限兼職的“勞模”獨董。現行獨董制度帶來的種種亂象和弊端,還在發酵、放大截至7月10日,本報統計的7月份13家IPO排隊企業中,有6位獨董按上限同時在5家企業任職。
最繁忙獨董:徐經長人民大學商學院會計系副主任徐經長,曾身兼寶萊特、奧康國際、北京城建、北新建材、全聚德、榮之聯等6家上市公司獨董,年薪合計為33萬元。目前,徐經長已辭去了兩家公司的獨董職務。
最高薪獨董:王聯章A股市場兩名百萬年薪獨董王聯章、王松奇都來自民生銀行。民生銀行2011年年報顯示,獨立董事王聯章年津貼為126.5萬元,為最高薪獨董。
行業“獨霸”:陳燕生目前,陳燕生為中國照明電器協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除在IPO企業海洋王照明任獨董外,陳燕生還是陽光照明、飛樂音響、勤上光電和遠方光電等4家已上市企業的獨董,“獨霸”照明行業。
最高齡獨董:黃毅誠中國神華原獨董黃毅誠在職期間已84歲高齡,其報酬為22.5萬元/年。
亂象
獨董不“獨” 七成企業獨董兼職
同時在數家上市公司兼職獨董,有的橫跨大江南北,有的橫跨數個行業,網友戲稱“他們比杜甫還忙”。人大商學院會計系副主任徐經長曾因身兼6家上市公司獨董,超過證監會5家公司的上限,而被評為“最忙獨董”。在徐經長兼職“泛濫”被曝光后,獨董們很默契地將兼職數量控制在了5家這一上限內。
以7月預披露的上海麥杰科技、湖北富邦科技、福萊特光伏、成都康弘藥業、杭州宏華數碼等13家企業為例,按照兼職上限同時在5家單位任職的獨董達6人;同時在4家以上企業任職的獨董,則為12人,占兼職獨董的一半。而6月來的40家預披露企業,35家企業的獨董系兼職,占總數的7成。
康新設計獨董李萍就是在5家上市公司兼職的“大忙人”。同時,李萍還是一位履歷曾遭質疑的“問題獨董”:東土科技兩次上會,兩份招股說明書對李萍的職務介紹卻“打起了架”,于是有市場人士懷疑東土科技對李萍的信披可能存在造假或遺漏。
獨董之“霸” 行業權威獨霸行業
身兼五職,有網友戲稱這樣的獨董都趕上“超人”了,而行業權威、退休干部、大學教授卻是“超人獨董”的聚集地。
以7月6日公布招股說明書的上海麥杰科技股份公司為例,該公司獨董原紅旗為復旦大學管理學院的教授。同時,原紅旗還在中興能源裝備股份有限公司、浙江金卡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凱利泰醫療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江蘇奧力威傳感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任獨董。這些上市公司不僅分處大江南北,而且模跨新能源、儀器儀表、醫療、汽車零部件等數個行業。
{pages}身兼多家上市公司獨董的,并非原紅旗一個人。6月6日預披露的海洋王照明,其獨董陳燕生目前同時在5家照明公司任獨董,可謂“行業獨霸”,其擔任獨董的年薪超過20萬元。資料顯示,陳燕生是中國照明電器協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同時,在海洋王照明和雷士照明兼職獨董的王錦燧,也是行業“權威”,目前已73歲高齡。
6月6日預披露的臺城制藥,其獨董郭榮炎已64歲,他的身份則更敏感。郭榮炎曾先后擔任廣東江門市醫藥管理局局長,江門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黨組書記、局長等職務,其任職所在部門正是臺城制藥的監管部門。退休后,郭榮炎自2010年11月開始擔任臺城制藥獨立董事。
據理財周報統計,有超過10%的獨董曾經在政府任職,近12%的人則有相關行業協會背景。
獨董有“毒” 問題獨董連續落馬
不怕獨董當花瓶,就怕獨董當害蟲。今年5月24日,證監會通報曝光了一位借內幕消息賺錢的獨董。消息顯示,曾任中信證券研究部質量總監、電力行業首席分析師、山西漳澤電力股份有限公司獨立董事的楊治山,因涉嫌漳澤電力(現名*ST漳電)內幕交易案,目前已被公安機關刑事拘留。去年6月7日,漳澤電力宣布即將重組。早在2011年4月中旬,楊治山在履行工作職責中知悉同煤集團與漳澤電力資產重組的內幕信息。隨后,楊治山借“李某”賬戶共買入268.25萬股漳澤電力,買入金額約1500萬元。
無獨有偶,今年6月,陷入財務造假風波的上海醫藥召開股東大會,3名獨董集體缺席,為此上交所向其發來監管函,要求其杜絕此類事件再次發生。
原因
“花瓶制度”:獨立董事由大股東提名
“作為上市公司的監督崗位,獨董的設立本身沒有問題,只是現行的獨董制度還有很大的完善空間。其中,獨立董事由大股東提名,這應是問題之一。”重慶某上市公司獨立董事毛教授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正因為獨董與大股東之間的種種聯系才產生了“花瓶獨董”。同時,上市公司還擁有解聘獨董的權利,一旦這個獨立董事真的行使監督權,只要逾越了上市公司的忍耐底線,公司還可以將他掃地出門。
“花瓶獨董已經不新鮮了,現在更流行官董!”資深財經評論員、專欄作家皮海洲接受本報記者電話采訪時表示,目前,在市值排前50位的上市公司中,出現了34位政府退休高官。他認為:“大批政府退休官員‘屈尊’到上市公司擔任獨董,使獨董刻上‘官董’的烙印,這是‘花瓶獨董’的全新升級版。”
“兼職是造成花瓶獨董、官員獨董的關鍵所在。”皮海洲表示,獨董以兼職的身份出現,往往會使其成為“一種利益的選擇,而不是職業的選擇”。
“如果獨董不具備相應的素質,即使想參與上市公司的抉擇,其能力也不允許,這樣的獨董難免成為花瓶。”毛教授表示,現在獨董都是先由上市公司(大股東)提名,再送去學習,然后培訓一兩個星期,考試合格之后就上任,這是遠遠不夠的。毛教授認為:“這個順序就有問題,合理的程序應該是獨立董事經過培訓,先拿到資格證,然后再被派往上市公司。要成為一個合格的獨董,必須經過長期和嚴格的培訓,在具備了專業技能和職業操守后才能上任。”
在兼職獨董中,上市公司最看重大學教授,據統計,上市公司近四成獨董是高校教授和專家。香港董事會研究院首席分析師計驊指出,高校學者之所以成為獨立董事的最大來源,一方面因為高校學者素質比較高,知名度較大;另一方面由于高校學者比較缺乏公司實務經驗,不會對公司管理層具體的管理問題提太多的意見。
財經評論家周科表示,在歐洲股市,沒有獨立董事的設置,而是由監事會監督。可見,這不是一個必須設置的職位。既然獨立董事不管事,廢掉這個職位,還可減少上市公司的成本。
{pages}出路
建人才庫 獨董由第三方委派切斷利益鏈
要使獨董認真履行職責,維護公司整體利益,尤其是中小股東的合法權益,重慶某上市公司獨董毛教授認為,必須建立中立的第三方機構,由機構指派獨董任職。
他建議,第三方機構可將所有的獨董資源建成一個人才庫,然后根據上市公司的需要以及獨董的專業領域,指派相應的獨董。同時,上市公司在沒有合理解釋的情況下,不能拒絕第三方機構指派的獨董。毛教授認為,只有讓獨董更加職業化,才能保證獨董獨立履行職責,不受上市公司主要股東、實際控制人等單位或個人的影響,加強對上市公司的有效監督。
“制度上的漏洞是造成獨董內幕交易的主要原因。”著名財經評論員水皮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要防范獨董當花瓶當蛀蟲,應該由投資者保護局或上市公司協會成立一個第三方機構來委派獨董。“所有的投資者均有擔任獨立董事的權利,但是并非所有的投資者都有擔任獨董的資格和能力,獨董本身是具有委托代理的特性。因此,有必要在全國成立一個獨董候補人才庫,再由人才庫管理機構根據需要隨機選派上市公司獨董。”水皮表示,第三方機構應具備委派獨董、考評獨董和確定薪酬三個職能。
資深財經評論員、專欄作家皮海洲建議,要改變獨董成為花瓶的現象,就得建立一支職業化的獨董隊伍。同時,應規定職業獨董每月必須有不少于一個星期的時間到上市公司現場辦公,一個職業獨董最多只能擔任3家上市公司的獨董,職業獨董的年齡不得超過法定退休年齡,以確保獨董有精力來勝任并完成獨董的工作。
連線
葉檀:
當獨董為實踐
不勝任就辭職
人稱財經“女俠”的知名財經評論家、財經專欄作家葉檀,曾多次炮轟獨董,并稱“獨董成為花瓶”是“中國資本與貨幣市場的真正風險”,如今她也成為獨董一員。
5月20日,*ST天目公告顯示,葉檀當選為*ST天目獨立董事。葉檀提出,只按照獨立董事津貼標準的20%領取津貼。*ST天目給獨董的津貼為10萬元/年(稅前)。
“我任獨董是對現行體制的考察與檢驗,以前沒有接受過任何邀約,以后也不會輕易答應,這是一次實踐。”葉檀接受記者采訪時稱,既然短期內獨董制度無法取消,那不妨做個實驗,看看作為獨董能不能有改變的空間。“選擇*ST天目,因為這是一家復雜的公司,是合適的樣本。”葉檀強調,微薄的獨董薪酬對她意義不大,作為財經評論人的聲譽遠比這點薪酬更重要。
“獨董制度設立的初衷,是要加強對公司的第三方監管,增加公司透明度。雖然現實中很多獨董屬于擺設,但如果取消監管將更弱。我長期批判各種制度(包括獨董制度),總要親身感受一下。”葉檀說,每個人心中都有一把標尺,如果能推動獨董制度向健康的方向發展,當然是好事;如果不能勝任獨董會辭職,絕不會只拿錢不干事。
{pages}經濟學家回避獨董話題
相對財經“女俠”葉檀的直白,不少經濟學家對獨董制度這一話題均避而不談。
巴曙松今年3月辭去興業銀行獨董一職,隨后出任民生銀行獨立董事。同時,巴曙松還是大智慧、國元證券的獨立董事。前日,記者撥通了巴曙松的電話,但在記者表明身份后,巴曙松表示“不接受電話采訪”,隨后掛斷了電話。
就獨董制度這一話題,昨日,記者通過電話和短信分別聯系了著名經濟學家郎咸平、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教授魏杰,但兩人均不愿對此發表看法。這兩位經濟學家都曾擔任過上市公司獨董一職。
上市公司獨董三大來源
第一來源
高校學者
近40%獨董為高校學者,其中,管理學院和法學院教授成為上市公司獨董的主力軍。
第二來源
會計師和律師
17%獨董來自會計師事務所和律師事務所。
第三來源
在職或退休政府官員、所在行業協會負責人
近10%獨董有政府官員背景,12%有行業協會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