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7/20 9:45:23 作者: 來源:阿里創業
不用錢就能創業?這年頭哪里還有不用本錢的生意呢?更別提什么不花錢也成功創業了。那您可就錯了,不花錢也成功創業真的有可能!
6角錢一斤賺上千萬
有位農民孫某,有一年到北京找工,一次,他與幾個老鄉上街,途經一個市場,口渴難奈,想買一些水果吃,可那些水果高昂的價格,令他們這些民工望而止步了。忽然,他看到一堆棗,那是他家鄉的大棗。他知道那棗在家鄉挺便宜,只有6角錢一斤,于是他決定買一斤解解渴,一問價格,結果令他大吃一驚:3元 5角一斤?“這么貴呀,你們賺得太黑心了!”同行的一位老鄉說。
說者無意,聽者有心,孫某想,一大棗一來一往價格相差這么大,該多有賺頭呀啊!于是,他立即返回家鄉,憑著老鄉關系,賒了3噸大棗,搭了一輛車送到北京,他來到豐臺區的一家大市場,將大棗以2元9角的價格批發給小販們,這鮮紅的帶著露珠的大棗頓時被搶購一空,就這樣一個月內他往返北京與山東達 5、6次。孫某這樣做了半年,路也熟了。他不僅經營大棗,還開始經營山東的其他土特產,生意一步步擴大,一步步紅火,至今他已是聞名京城的山東土特產經銷商,擁有資產上千萬。
經商關鍵點:資本并非創業的惟一條件,人的貧窮,主要是在于思想的貧窮。
200元起家2年賺300萬
信不信,200元起家2年賺300萬。中大一名大三在校學生卻運用他的聰明才智和高EQ,兩年就賺到這筆錢。創業如何選項目?他叫潘文偉,2007年剛來廣州時口袋里只有200元,而現在他已經是有樓有車的大老板。因生意繁忙,潘文偉曾一度想退學,不過最后還是堅持了下來。
初來乍到做家教賣T恤賺外快,當年只有22歲的潘文偉出生在貴州一個小縣城的工人家庭,原來一家五口全靠在供電局當技術工的父親每月1000多元的工資維持生計。2007 年,潘文偉考入中大地理科學與規劃學院。創業如何選項目?來到廣州后,為了減輕父母的負擔,潘文偉不但申請了學校的勤工助學,還四處找機會賺錢。
當他揣著荷包里勤工助學賺下、僅有的200元去市中心準備闖世界時,百貨大樓琳瑯滿目的商品和濱江東“天價”的樓盤讓他頓時蒙了,“我到底要奮斗多少年才能在這個城市容身?”于是在很多同學還在盡情享受大一優哉游哉的校園生活時,潘文偉開始賺外快,做家教、推銷信用卡、賣T恤……
小試牛刀從院服開始,他就意識到了里面有錢可賺,2007年底,學校公開招投標一些院系的院服訂做項目,潘文偉看到了商機。潘文偉首先“摸查敵情”。他從學生會的“哥兒們”那里弄到了參與招投標公司的名單,并扮成顧客挨個兒打電話到那些公司問出不同質量服裝的底價。然后,他直接在網上查出一些生產商的地址,主動上門與廠家談生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