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7/5 17:13:01 作者:浮云 來源:1
6月28日起,北京、上海等地首批啟動了臺灣自由行。人們在領略臺灣風情的同時,作為體現臺灣文化重要組成部分之一的臺灣美食,也引起北京人的關注。
目前在北京已經擁有兩條臺灣美食街,一條在石景山北京國際雕塑公園內西南角,一條在前門鮮魚口附近。兩條街的臺灣美食以小吃和特色飲料為主,滿足了北京人隨時品嘗的需求。
臺灣美食
在京有了“集聚區”
記者在走訪中了解到,無論是在東城區前門的臺灣小吃街,還是在石景山區北京國際雕塑公園內的北京臺灣街,目前臺灣美食的面貌多是以小吃、飲品和休閑餐的形式示眾。雖然這些臺灣特色食品比起北京街頭林立的餐飲美食來說,算不上是中流砥柱,但是為數不多的風味美食所體現出的臺灣風情,還是以溫馨和小資情調吸引著京城的中青年食客。畢竟,這樣集中專營臺灣特色小吃的臺灣美食街,讓難以親臨臺灣旅游的消費者可以隨時滿足口福。更何況,即使你能夠親臨寶島臺灣,也未必能在一次旅游中盡情領略到如此豐富的美食佳肴。
北京目前擁有的兩條臺灣美食街:位于前門的,名叫“臺灣小吃街”;位于石景山的,名叫“寶島夜市”。盡管有消費者反映這兩條街的名稱經常讓人搞混,但是在美食和經營的模式上,兩條街都有著必不可少的“小吃”元素。
對于“寶島夜市”的由來,北京臺灣街的主管方“北京國新商業投資發展有限公司”的韓曉娟告訴記者,北京臺灣街是在2010年5月7日正式開街的。“從開街到現在,北京臺灣街消費者的年接待量達到了200萬人次”。韓曉娟說。
前門的小吃街是臺灣文化商務區六大板塊之一的“臺灣美食餐飲區”的重要組成部分。這里匯聚了地道的阿宗面線、丐幫鹵味等臺灣知名小吃。
異地經營
也講究“原汁原味”
蚵仔煎、蚵仔面線、臺式鹵肉飯、古早味黑豆花、大腸包小腸、黑白切、車輪餅、肉焿、臺南擔仔面、炸花枝丸、貢丸湯、香菇茶葉蛋、冬令補湯“當歸姜母鴨”、深坑臭豆腐等都是臺灣鼎鼎大名的小吃代表。
鮮香濃郁的“擔仔面”是惟一用于接待外賓的小吃,“擔仔面”不僅在臺灣有著極高的聲譽,口口相傳的效應也讓北京的消費者對其情有獨鐘。“寶島夜市”專營“擔仔面”的店員告訴記者:“擔仔面雖然看似簡單,但其前期制作和選材非常講究。比如這罐肉醬,堪稱是擔仔面的靈魂,要用完全脫水豬五花,在熬好后繼續不停地攪動,為了不讓肉醬的油鎖住肉的香味,吃的時候一定要配上臺灣獨特的五印醋來提味,不但有肉香還有蝦鮮,稱得上是臺灣小吃的佼佼者。”
另一款著名小吃是深受年輕人喜愛的蚵仔煎。蚵仔俗稱蛤蜊,新鮮的蚵仔是這道美味的重要元素,先將蚵仔放進鍋中煎制,之后澆上面糊,放進青菜碎,最后打個雞蛋就完成了,配上沙司,香而爽心。青菜碎可以隨季節變換,夏天搭配小白菜、生菜,冬天搭配茼蒿等。類似的還有一種叫蚵仔嗲的小吃。
大腸包小腸是臺灣相當普遍的小吃,體積較大的糯米腸切開后,再夾住體積較小的臺式香腸,便成為“大腸包小腸”。大腸包小腸的糯米腸、臘腸,通常都是先經過炭烤,夾上風味絕佳的香腸,鋪上酸菜、小黃瓜、姜片與菜脯蛋等小菜,一口咬下肉汁四溢,滿嘴的美味。
零食也是臺灣美食的一大亮點,凡到過臺灣的人總會帶回臺灣當地的特產鳳梨酥。現在到北京的“寶島夜市”也可以買到這種特產,另有現場制作的,可堂吃也可打包帶走。還有一款美味零食,就是來自臺灣的蛋酥卷品牌“樂蛋屋”,純手工制作,有芝麻、楓糖等4種口味,不含防腐劑,常溫可放置10天,若冷藏可保質達1個月。
新鮮、味美
但價格略高
“寶島夜市”的一位攤主告訴記者,小吃總體的情況還不錯。特別是周六日的生意會更好。年輕人、情侶是主要的消費群體。
記者觀察到,“寶島夜市”中消費者喜愛的食物大多以臺灣“節目”中出現頻率比較高或是知名度較高的食物為主,像蚵仔煎、擔仔面、三杯雞、鹵肉飯等。據商戶介紹,一份20元的蚵仔煎賣得最好的時候一天可以有一萬多元的收入,而擔仔面一天最多可以賣出9000多元,相當于750多碗。
食客張小姐告訴記者,自己很喜歡臺灣美食,她所去的臺灣餐廳和小吃街也都是以年輕人和白領人士居多,尤其是年輕的白領女性。從口味上講,因為以甜、酸、辣為主的臺灣美食更受年輕人的歡迎,加之臺灣的電視劇和節目也為臺灣美食帶去了北京食客的巨大市場。
記者了解到,相對于消費者來說,價格比較高是食客對臺灣小吃的普遍評價。這也是臺灣小吃在北京進一步推廣的劣勢。張小姐反映:“在專營臺灣菜的鹿港小鎮,兩個人吃一頓的花銷將近200元,對于喜好外出吃飯的年輕人來講,壓力比較大。”另外,因為小吃的菜量比較少,一般一杯飲料的價格在8-10元、一份小吃的價格在20元左右,年輕人吃一次,每人最少也要50-60元的支出。一位曾經去過臺灣的消費者告訴記者,北京的臺灣小吃價格要比臺灣當地貴兩三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