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7/12 8:54:41 作者:浮云 來源:1
昨晚10時40分,童童平安到達香港生母家中,其親屬專門給本報記者打來電話,特意感謝《廣州日報》,稱是《廣州日報》的報道才讓孩子與生母在最短時間內得以相聚,同時也感謝所有的愛心人士及社會各界對童童的關注與照顧,童童兩個月后將再返回廣州辦理相關手續。
文/記者李立志 文遠竹 通訊員番宣 圖/記者黎旭陽
洛浦街道辦事處通報救助邢羽童情況
父母達成一致簽訂協議
連日來,救助邢羽童事件引起了媒體的關注。事件發生以來,為保障邢羽童女童的合法權益,洛浦街一方面迅速將女童送到醫院進行身體檢查,將其送至區救助中心,密切留意其情況,照顧好其起居生活;另一方面積極聯系邢羽童的父母,希望其父母以女兒為重,盡快領回女兒,履行相關責任。7月10日晚,邢羽童的生母林女士與洛浦街廣碧居委取得了聯系,并于7月11日上午從香港趕達廣碧居委。當日上午,洛浦街迅速組織派出所、婦聯、司法所、廣碧居委等部門約見林女士,從法律、民政等方面給予援助,想方設法協助處理事件。
在各方的努力下,11日中午,邢羽童的生父邢先生接受了洛浦街及林女士的約見。洛浦街亦積極協調邢先生工作所在單位到場協助處理事件。在洛浦街的調解下,邢羽童的生父、生母當面進行了協商。經過近一個下午的努力,雙方最終達成了一致意見,并簽訂了有關協議。11日下午,在洛浦街的協助下,邢羽童的父母乘坐專車到區救助中心接走了邢羽童。邢羽童的父母表示,他們將按照雙方簽訂的協議,妥善安置照顧好女兒,下一步再處理女兒的撫養權問題。
09:00 廣碧居委會
四年沒見女兒 生母口罩現身
昨日早上9時,記者在番禺廣州碧桂園居委會,在所有媒體中第一個見了童童的親生母親林女士,林女士身材嬌小苗條,上身穿一件灰色休閑T恤,下身穿牛仔短褲,腳穿皮涼鞋,留著長發。雖然戴著一個大口罩,但從外表來看她其實還非常年輕,像一個20歲出頭的女大學生,不像一個有著兩個女兒的母親。
只是她的氣色并不太好,臉色有點發黑,眼睛一直低著。在記者面前,林女士一直低著頭,頭發遮住了半個臉。
林女士和童童的外婆是在廣州的一名女性親屬陪同下來到廣州碧桂園居委會的。因為前一天晚上她已經與廣州碧桂園居委會聯系好,這次前來她帶來了她的相關證件,包括身份證、香港區域法院的離婚證明等。在居委會簡陋的辦公室里,本報記者對林女士進行了獨家采訪。
本報記者問:“你和女兒有多久沒見面了?” 林女士回答說:“我想有4年了。因為我沒有辦法聯系我前夫,即使現在發生了這樣的事,我打電話給他,他也不聽我的電話。”據介紹,林女士和前夫邢光武育有兩個女兒,4年前婚姻破裂,由香港區域法院判決離婚,大女兒童童判給了邢光武,小女兒就跟著林女士住在了香港。林女士在香港一邊養育女兒,一邊外出工作。
林女士告訴記者說,4年來,因為前夫一家人的阻撓,她和女兒童童一直沒有任何聯系。“我前夫沒搬家之前,我還能打電話到他家里,可以跟童童說說話??墒?,過了沒多久,童童的爺爺奶奶就經常掛斷我的電話,不讓我聯系童童。這以后,我跟童童連電話聯系都斷了。”林女士說到這里,幾近哽咽。
據介紹,離婚一年后,林女士就和童童沒了聯系。心急如焚的林女士和童童外婆專程從香港趕到前夫家。“拍了幾次門沒人聽。后來有一次等了很久,鄰居說他已經搬家了。我們從此就斷了聯系。我們也不知道他搬到廣州碧桂園了。”童童外婆告訴記者。
林女士說:“發生了這件事,我才知道他再婚了。這次我們從報紙上知道童童出現了這樣的事,我希望把女兒帶回香港。”
10:00洛浦街道辦
“我想要女兒監護權,不知可以不”
隨后,林女士一行并沒有去看女兒童童的住所。上午10時許,在廣碧居委會吳主任和本報記者的陪同下徑直來到洛浦街道辦事處。
“我想要女兒的監護權,不知可不可以?”在街道辦的會議室,洛浦街組織派出所、婦聯、司法、廣碧居委等部門約見林女士,詢問其有什么要求,并愿意提供可行的幫助。林女士說,她有兩個要求,一是她想爭取女兒童童的監護撫養權,但這個要與童童的父親商量,她也不知道是否可行?第二個要求是,童童赴港相關證件已經過期,如果可以將童童帶在自己身邊,證件問題可否通融?
因為林女士的堅持,洛浦街與林女士的見面會是閉門會議,記者只能在門外等候。1個多小時后,林女士一行從會議室里走了出來,臉色明顯好了許多,話也稍微多了一點。記者與林女士進行了簡短的對話:
記者:你現在去看你女兒嗎?
林女士:這個我回答不了你,因為還要與她父親協商。
記者:如果得到監護權,還有其他困難嗎?
林女士:現在街道辦正幫我處理此事,目前沒什么可以告訴你們。
林女士在記者面前顯得很有禮貌,普通話也標準,但時不時會夾雜著一些英文單詞。隨后,林女士一行驅車離開了街道辦。
12:00-17:00 番禺區救助站
粵港記者苦候
母女見面一刻
出于對童童的保護,本來答應與記者一起去看望童童的林女士昨日并沒立即前往救助站。大批媒體在救助站的門口等候,中午的太陽正猛,但媒體同行一步也不敢離開救助站大門半步。直到下午5時,救助站依然沒能見到童童生母的身影。
據介紹,昨日一大早,在番禺區救助管理站大門外就聚集了來自全國各地,包括香港地區的眾多媒體記者。大家從《廣州日報》昨日發布的獨家新聞上得知童童的生母前晚從香港已經抵達廣州,都翹首以盼能夠見證母女倆重逢的感人場面。香港《明報》的一位記者說:“我從前天晚上開始就一直守候在救助站門外了,只盼能見童童生母一面。”
昨日下午5時許,童童的生母林女士終于出現在番禺救助管理站的門口。林女士乘坐的車徑直開進救助站和童童相見,拒絕了救助站門外所有媒體記者的尾隨和采訪。10多分鐘后,林女士帶童童乘車離開了救助站。眾多在門外苦候的記者沒能見證到母女重逢淚流滿臉的場景,也只好失望地離去。
對話童童
“我最想上學,想跟同學一起玩”
昨日下午3時許,記者在番禺救助管理站里見到了童童,只見她靜靜地坐在鐵皮沙發上看電視,穿著一身嶄新的粉紅色連衣裙,手里還拽著一只粉紅色的小手表。
童童身體各項指標基本正常
童童雖然十分消瘦,但精神還不錯。救助站站長彭毅告訴記者說,昨天早上給童童做了身體檢查,除了肝臟轉氨酶有點偏高之外,其他各項指標都還正常。
記者俯身問童童:“你親生媽媽來廣州了,你想不想媽媽來看你?”童童想了想,低聲回答說:“想!”記者再問:“你想以后留在廣州,還是去香港跟著媽媽住?”
童童想了想說:“我想媽媽帶我去香港玩一次,然后再回來。不想在香港住。”
記者又問:“那你想留在廣州跟爸爸住在一起嗎?”童童想都沒想就大聲答道:“不想!”
“那你想跟誰住呢?”記者好奇地問道。“我想住在阿姨家。”童童回答。記者問:“是小區志愿者阿姨嗎?” 童童點頭。
“你現在最想做什么呢?”
“我最想上學,想跟同學一起玩。”
“你最喜歡哪門課?”
“英語,還有畫畫。”
廣州碧桂園居委會吳主任告訴記者說,社區義工專門給童童測過智商,發現她非常聰明,做加減數學題反應好快,畫畫也畫得非常好。“但是我給她脫衣服洗澡時,發現她的屁股上全是骨頭,幾乎沒有一點肉。我一邊給她洗,一邊掉眼淚。”吳主任動情地說。
番禺區協助辦好童童通行證
童童是去是留?對于這一問題,番禺區洛浦街負責人表示,這需要童童生父生母雙方進行協商后,再走相關法律程序。至于童童生父生母的離婚是由香港區域法院判決的,屬地法院是否有權變更童童的監護權,街道有關部門正在進行了解。“我們政府部門都會進行大力協助,不管小孩最后歸誰撫養,都是為了小孩的健康成長。由于童童的港澳通行證早已過期,我們政府有關部門正在協助給童童盡快辦理好她的港澳通行證。”
說法:
生父繼母涉嫌虐待
應增設虐待兒童罪
“跳樓覓食”女孩事件的發生讓讀者不禁想到,我國為什么沒虐待兒童罪?據了解,7月6日23時許,洛浦街派出所接群眾電話稱:有一名流浪兒童在廣州碧桂園華苑11座附近流浪。接報后,民警也曾多次到場,但都是以勸說為主,并沒有采取相關強制措施。
廣東勝倫律師事務所主任肖勝方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就目前所了解到的情況,童童的生父、繼母對孩子的行為肯定涉嫌虐待,但具體到對生父、繼母的處罰,則涉及到很多相關因素。記者采訪時不少相關人士也表示,對于未成年人的監護問題,我國至今尚沒有相關的法律法規予以規范,國家還應加強相關方面的立法。記者了解到,今年全國兩會上有政協委員就曾提出,應增設“虐待兒童罪”。
番禺區婦聯:
將為童童提供法律援助
洛浦街工作人員介紹了會面的相關情況。據介紹,街道有關方面會從法律、民政等方面給予援助,想方設法協助處理事件。經過各方努力,目前,童童的生父、生母已答應進行協商。洛浦街正全力協調相關部門,協助處理女童的安置、撫養等問題。目前童童的情況穩定。
番禺區婦聯積極與民政、派出所溝通,幫童童聯系了區反家庭暴力庇護所收留童童。區婦聯表示,區婦女兒童法律援助處將為童童提供法律援助,同時區婦聯心理咨詢室將為童童提供一系列的心理輔導,幫助童童走出心理陰影。
香港駐粵辦:
可以提供一切可行協助
昨日,記者致電香港特區政府社會福利署,該署有關負責人表示,如果情況需要,港府將會作出配合。針對童童生母有關童童港澳通行證過期的擔心,記者昨日專門采訪香港特區政府駐粵辦事處的相關負責人。這位負責人表示,自從得知小孩子的情況之后,他們一直都非常關注,在第一時間里就已經與番禺救助站聯系好,只要孩子的媽媽有要求,“我們可以提供一切可行的協助。”
童童生父昨日沒正常上班
昨天一整天,童童廣州碧桂園的家仍是大門緊閉,她的生父和繼母不愿與外界接觸。記者昨日上午專程來到童童生父邢光武就職的廣東宏大爆破股份有限公司。公司工作人員告訴記者,他沒有來公司上班。他的辦公室座機一整天都處于無人接聽的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