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7/5 9:42:52 作者: 來源:創業社區
貸款、籌錢、洽談合作、跑馬圈地、大興土木。炎熱夏季里各地觀光采摘熱的背后,同時也引起了人們對觀光農業投資熱的關注。新一輪觀光農業投資熱,開始在許多地方涌動。
資本涌動
6月15日是個周末,下午5點,北五環西三旗的9號基地生態觀光采摘園里來了幾家看“私家菜園”的“租戶”。
這家9號基地生態農業觀光園,位于北京市海淀區東升鄉,面積有120畝,2011年5月開始開工建設,年底開始對外營業,市場反應不錯。
一對姑嫂當場簽訂了承租協議。50平方米,租期3年,租金8000塊錢。租戶王芳稱自己種菜,一是環保,二是周末可以帶老人、小孩來菜地休閑。她們首先不是考慮吃菜,更看重的還是休閑娛樂健身。“首先我們沒種過地,就想玩一下感覺。”
這一天,9號基地觀光園會計楊建共簽了三份合同,三戶,各50平方米的菜地,一戶8000元,三戶是2.4萬。菜地被分割成30、50、80平方米不等,大家認領承租土地,自耕自種。這也是9號基地觀光園目前主要的盈利模式。這只是普通菜地的租金,而將來的VIP會員全托管式菜地價格更高。
從河北張家口特意趕過來洽談合作事宜的旅游景區的負責人安衛東與9號基地的總經理李忠形成的共識是,通過會員制吸引的VIP客戶,帶來的是產業鏈的開拓與客戶資源開發的隱性經濟效益。
安衛東認為,他在觀光園建立茶室和農產品(5.79,-0.07,-1.19%)展銷區,未來的盈利點首先是休閑茶室這一塊,它會產生一種裙帶效應,可能對他雞鳴山旅游的發展會有一些潛在的宣傳。“對于高端客戶的吸引這個價值是沒法計量的。”
金叵羅村的劉志旺給記者算了一筆賬:一棵櫻桃樹一季的收入,相當于一畝玉米的收入。根據櫻桃不同的成熟期,采摘期可以延續6周。而大叔5畝地的成本投入也就5000元,而5畝地的年收入可以達到15萬元。一畝地可以種33棵櫻桃樹,就相當于種33畝玉米的收益。嘗到甜頭的農民,紛紛改種櫻桃,逐漸形成了現在將近200戶的專業采摘村。
對于試營業階段游客突破10萬人,進賬一百余萬,人間花海香草園經理王寶龍對即將到來的第二年的豐收信心滿懷。“我們預計,如果達到我們的一個預想,年收入怎么也得八九百萬。”王寶龍估算,20萬的游客,40元每張的觀光門票,就是800萬。再加上其他衍生的相關服務性收益,可以達到這個目標。他們除了觀光門票的收入,今年將增加水上樂園的收益,還有一些像香草產品,香包、香枕、香草茶等。
在密云縣東郊的密興路上,孫寶勝經營的天葡莊園總的11個大棚格外顯眼。2010年種植的葡萄,已經開始掛果。在密云縣“酒鄉之路”的規劃項目中,他家的葡萄園是最早入駐園區的企業之一。三年的經營,250畝的葡萄園,今年夏天,孫寶勝家將第一次迎來豐收的喜悅。“我們今年產量應該在15萬斤左右。預計產值應該在600到700萬之間。”
據北京市農業觀光協會提供的最新的檢測數據,今年“五一”期間全市鄉村旅游累計接待游客量達到174萬人,收入達到1.48億元,分別比去年同期增長15.7%和22.6%。而2011年全市農業觀光園和民俗旅游接待戶總收入,分別實現21.7億元和8.68億元,同比分別增長22%和18.2%。
“從數據的變化上可以看出我們人均的消費水平,就是到一個村,一個戶,給我們農村留下的錢是越來越多的。”北京農業觀光協會副會長馮建國認為,京郊農業觀光熱,是市場經過多年培育的結果,“錢”景廣闊,這也是社會上各路資本趨之若鶩的原因。
投資加碼
作為從業多年的建材商,孫寶勝在北京市有著多家連鎖店和年千萬的營業收入。但農業大學畢業的他,還是對農業領域有著割舍不斷的情結。在給別人承建大棚溫室的過程中,他看到了其中的商機。
2008年他們公司又開始單獨成立一個做設施農業的公司,給人家建大棚和建溫室。正好密云鎮又有一個比較完善的規劃,就是要打造一條以紅酒文化為主的這條路。他們看到了商機。
在密云縣規劃的“酒鄉之路”建設中,這個占地250畝的葡萄園是最早上馬的企業之一。他們已經都預留了建設用地。新的二期的酒莊建設正在積極申請中。其中一期投資2500萬元;二期要做生態餐廳,投資額在5000萬元左右。
除了密云的葡萄采摘園的投資,孫寶勝又開始了在延慶縣更大規模的投資。除了前期反季節蔬果的采摘外,更大的創意和產業的升級在等著他。“我們在北京市延慶縣留了1500畝地,現在在建,然后建設完了400多畝地,已經投資生產。我們現在已經投入4000多萬了。”
在密云縣的巨各莊鎮政府,北京張裕愛斐堡國際酒莊負責農業項目的經理阮仕立,正在與副鎮長王長明協商園區基礎設施建設與土地承包價格等細節問題。吸引北京張裕愛斐堡再次擴大1000畝采摘園建設的原因,并不僅僅是每年500萬左右的采摘收益。愛斐堡占地1000畝的集觀光、采摘、釀造與葡萄酒展銷中心的項目,已經進入實施階段。這個產業預計投資將達到30個億左右。
北京愛斐堡認為他們之前建設的歐洲小鎮面積還是比較小,他們準備做一個世界葡萄酒的博覽園。“我們可能還要進一步去擴大,我們還想建一個葡萄酒的交易展銷中心。”阮仕立介紹說,“這個產業預計投資將達到30個億左右,其中基于葡萄基地方面的投入應該達到兩個億。”
2011年,密云縣政府規劃立項“酒鄉之路”葡萄采摘觀光帶計劃,這個項目沿著京密路延伸,長達15公里,占地15000畝。項目吸引了全國各地的客戶前來投資洽談,密集的談判讓王長明應接不暇。
{pages}“今年1到5月份來洽談投資的客商特別多,今年從春節以后,我們陸續談了4家,都是比較大的國企、央企,或者一些大的民營企業。”據了解,這個集葡萄觀光、采摘,及其衍生的相關釀酒和服務的綜合項目,年后有4家企業簽訂了投資意向書,預計投資總額高達100億元。
“比如說尚達信酒莊投資超過30億元,那么有可能達到50億元。張裕國際酒莊投資現在額度已經定的明確達到30億元。像其他的中冶和大連海昌都超過10億元。”王長明副鎮長介紹說。
中國農業大學的客座教授、北京市政府農委顧問盧勇,長期從事農業產業領域的研究與設計。
他根據自己多年的觀察,認為從去年開始到今年上半年,北京京郊觀光農業的投資發生了一個明顯的變化。
“一個是在方式上有變化,方式上它更加精準地表明了都市人群多樣化的需求,投資也呈現一種多元化的形態,進入政府引導,也有農民投入,還有一些企業的投入,甚至還有社區和農村的互動,這是一個非常好的階段性特點。”
“跑馬圈地”
投資成本高,見效慢,但并未影響大家對投資觀光農業的信心。在北京市順義區的榆林村,密布著大小十幾家采摘園和度假村。
在位于榆林村的蒙奧度假村門前,施工機器在不停地轟鳴。這家始建于2007年,累計投資3000萬的度假村,今年為了參加度假村的星級評定,又追加了300萬的投資,開始門臉裝修道路整修等建設。
晚上,來了兩撥客人,二十來位,度假村里的廣場上點起了篝火。經理蘇磊介紹,平均每個客人休閑兩天,消費300元。度假村經營5年仍處于虧本狀態。這個集采摘、垂釣、餐飲以及培訓娛樂的度假村面臨著經營拓展和設施更新的壓力。
別的園區都在升級換代,要持續追加投資,加強園區建設,他們感覺壓力很大。對于多少年可以收回成本,蘇磊稱現在還真沒考慮,可能收回成本這個周期比較長。一個投資,長期投資見效比較慢,沒準是下一輩子的事。
密云縣人間花海香草園經理王寶龍介紹,他們第一年預計投資要達到3000萬,去年一年完成了1700萬左右。他們今年將追加新的投資。包括公園的設施完善,還有道路的加寬,還有下邊的水庫清理,一些水上娛樂項目的增加。“好多項目的增加,預計我們這二期投入在4000萬左右。”
而在通州區臺湖鎮胡家垡村的金福藝農業觀光園,一個占地近兩千畝,預計投資4億的項目正在緊鑼密鼓地建設。新的項目除了主題園瓜瓜園、花卉園、CS項目拓展外,他們還將與軍事院校合作,建設一個直升機博物館,并經營直升機特色餐廳。負責項目的孫經理認為,他們這個新項目,主要是為了讓人們能夠體會到農業的新功能,比如可以給大家帶來各種休閑、養生的體驗等。
盧勇教授注意到了近兩年北京京郊觀光農業火熱的現狀。他認為,北京出臺了221工程。就是摸清北京的資源特色,比如說北京市在全世界的國際都市當中,山區面積占到北京市總面積的64%。最近這幾年北京市農委提出發展溝峪經濟,發展現代性都市農業,一個是摸清資源底牌,再一個是摸清市場的需求,就是消費者的需求。但也要警惕觀光農業的過熱和跑馬圈地的存在,以及巧立項目對專項資金的套取。
張新峰是中國較早一批涉足京郊觀光農業的經營者,雖然于2002年退出這個領域,但至今仍關注著領域內的動態。他認為觀光農業投資有過熱的跡象,并不排除少數經營者有其他不純的動機。
首先一點是在利益驅動下存在著幾個問題,一個是變相套取專項資金,第二個就是地產經濟,也就是通常所說的“跑馬占地”,第三個情況就是地方政府和企業有一個利益輸出問題,相互之間通過項目還是一種套取。
中國社會科學院高級工程師馬江生長期研究園林植物遺傳和園林設計,他曾提出,國家對觀光農業領域的補貼無償提供財政資金,不如提供低息貸款,這樣可以防止有人套取專項補貼,以便促進企業從長期經營上來做文章。
“去看看郊區那些閑置的大棚就知道了,如果是自有資金的話,在投資期間建了大量大棚他不用,作為我來講不會投入在基礎設施上,那都是補貼來的錢,騙完補貼不了了之擱那兒了。”
北京市農業觀光協會副會長馮建國認為,北京乃至全國的觀光農業發展過程中,可以借鑒世界發達國家和地區的做法,特別是我國臺灣的經驗。搞休閑農業,實際上是對農民都有好處的產業,臺灣也有指標控制,說一般的園子的建設用地,就是基礎設施建設用地不能超過10%。
馮建國認為,我們搞一些設施,盡可能不破壞土壤的耕作層,這是農民的創造,或者企業家的創造,你比如說搞一些小木屋,我們先打四個樁,把木屋挺起來,就沒破壞耕作層,土地部門的管理就是不破壞耕作層,還是耕地。
盧勇教授認為,我們國家的閑錢熱錢太多,如果閑錢熱錢能找到一個從善而增值的途徑的話,即使有好有壞,但是主流和方向應該是好的。但他也對盲目圈地從事其他領域的建設表示了自己的擔憂。
“但是這里邊也存在著一些擔心,因為畢竟土地是生存之母,財富之母。有一些用投資農業的名義來圈地,搞房地產,搞別的用途一些跡象。”盧勇教授對京郊觀光農業談了自己的擔心,但他對全國觀光農業的前景表示樂觀。盧勇認為京郊觀光農業是北京國際大都市發展到一定程度的組成部分。
它一開始的發展模式,就是因為城里人自從有了汽車以后,特別是汽車進入家庭以后,城里的一些人到郊區是為了轉,那個時候是農家樂、家庭旅館。而后逐漸就形成了體驗式的、科普式的、休閑式的多種方式并存的這種發展方式。最關鍵的是,政府在引導的同時,要防微杜漸,對一些行業內的潛規則提早進行預防,多做些“游戲規則”的前期規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