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6/7 9:21:23 作者:匿名 來源:網絡
在這個復雜的社會,你要明白自己想要的是什么?只要認準了就要全身心的投入,美國人祝正義就是這樣的人。
人物:祝正義。1960年出生于美國北卡羅萊納州,1987年至1994年,在多家國際風險投資機構任職。1999年,在香港創辦亞聯網。2004年至今,在杭創立黃寶書廣告公司,擔任CEO。
挫折:在亞聯網之前可謂一帆風順,僅用1年的時間打造了市值4億美元的納斯達克上市公司。2002年全球網絡泡沫破裂,亞聯網不可避免地受到沖擊。Chris自己虧錢,把資產變現返還給股東。
信念:要明白自己最擅長什么,認準自己最專長的事全身心地投入。
Chris,一位在杭州再次創業的美國人,過去兩年,他一直都做著創業的抉擇。在人們熟知的那場互聯網泡沫風暴來臨時,這位掌管市值超過4億美元的亞聯網創始人也被泡沫“吞沒”。2003年,Chris將重振旗鼓的機會放到中國,放在浙江杭州,為此他還給自己取了中國名字,叫祝正義。去年7月,他和兩位合伙人在杭州吳山腳下創立了黃寶書廣告公司,一家專營黃頁的廣告公司。與互聯網絡的“泡沫上的沖浪”恰恰相反,這是一場拼 耐力,拼資金的馬拉松賽跑。無論是祝正義自己,還是那些正準備迎接他挑戰的對手,都清楚這又將是一場艱難之戰。
被“泡沫”吞沒
祝正義真正待在杭州的時間一周只有4天半。工作時間,他需要在新開辟的幾個市場間奔走,了解業務進展。周五傍晚,他幸福地帶著一大包臟衣服飛回香港,和妻子、4個子女團聚。雖然這個顧家的美國男人,每次都是在依依不舍中登上返杭的飛機,但他顯然非常珍惜這次重新開始的機會,前一次的創業挫折遭遇的困惑太深刻了,祝正義很想把從中學到的東西統統應用在新的創業過程中。
在大學主修公共政策學的祝正義,并非一開始就給自己定位為商人,剛從學校畢業時,他曾夢想做一名“談判專家”。在紐約、香港等幾家大風險投資公司中當了11年安安分分的職員后,某一天,祝正義突然心有不甘:“我一直眼睜睜地看著別人賺錢,幫別人賺錢,為什么我自己不可以參與到賺錢這個活動中去呢?”于是,祝正義“變臉”為一名商人,開始了自己的創業。
1995年,祝正義加盟香港南華早報,成為了其網絡運營部主管,在結識了網易丁磊、搜狐張朝陽等許多后來中國網絡新貴后,祝正義感覺到了中國網絡爆發時代顯現出的金礦。因為當時新浪、網易等國內網站沒有好的內容供應商和自己的采編團隊,網站提供的內容非常貧乏,祝正義便打算利用這個機會,建一個內容集成平臺。1999年4月,祝正義在香港創辦了亞聯網,專向各類網絡公司提供包括時政、娛樂、體育、休閑、文化等方面的內容和咨詢,經過1年的探路,亞聯網一時間成為亞洲最炙手可熱的網絡內容供應商之一,同時還在納斯達克上市。在祝正義印象中,當時公司的成長速度就像是一只“mushroom”(蘑菇)令人吃驚。
但很快,亞聯網入了經營困境之中?!吧鲜泻?,我們發現實際的廣告收入要比預計中的小得多?!?001年,亞聯網預算網上廣告額僅亞洲地區將達到8億美元,而實際上卻低于2億美元。網絡時代的初期,雖然瀏覽量巨大,可是所有的廣告客戶都還處在觀望階段,不像如今這樣愿意將廣告預算投入。這讓祝正義意識到必須馬上改變計劃。然而在那個不確定因素主導市場環境的情況下,祝正義發現調整遠遠沒有變化快,“誰也不知道接下去會發生什么?!惫疽徊讲较萑肜Ь?,步履維艱。2001年,也就是公司成立第2年,員工數量從500人減至250人,到了2002年1月,整個亞聯網只有不到100人的員工隊伍。還未在創業路上受過挫折的祝正義,突然感覺困惑得喘不過氣來,今后將如何走成了他整天思考的問題。“成立亞聯網這個公司時,我們向股東承諾了一些條件,但現在我們已沒有能力實現了,我想公司應該給股東一個交代?!迸c合伙人商量后,祝正義決定關閉公司,出賣資產,所得現金返還給股東和投資者,自己再 從頭開始。在死撐和保存名譽的選擇中,祝正義說他更看中后者,因為對商人來說,“贏得良好名聲后,你還有重新開始的機會?!?/P>
從頭再來
2003年,當祝正義將創業的寶押在中國時,這位和廣告、傳媒打了多年交道的生意人很快發現了中國在黃頁業務上的滯后,黃頁在國外是六大廣告媒體之一,有著很大的市常全世界的黃頁廣告收入已超過260億美元,而在中國,“電信黃頁收入不過5億人民幣?!?/P>
此時,中國已有城市探索起與外資合作黃頁業務的方式,上海、深圳黃頁業務與外資公司成功合作的例子,給了祝正義很大的信心。祝正義判斷,光一個杭州,黃頁廣告價值就超過1億人民幣,“這是一個潛力巨大的市常”“其實,做一本黃頁一般要用一年到一年半時間,我們更希望將它作為一個雜志媒體一樣的產品來包裝,里面應該是大量非廣告的實用信息,并且是一個個好看的故事?!?/P>
“我的目標是立足長三角,5年內覆蓋國內經濟增長最快的20個城市?!闭洑v新的創業的祝正義很有信心地說,這個目標將在杭州啟動。
對話——
企業如孩子
記者:遭遇過網絡泡沫,從中你吸取了什么經驗教訓?
祝正義:亞聯網給自己最大的教訓就是,要認準市場,時勢造英雄。要明白自己最擅長什么。認準自己最專長的事全身心地投入,良好的創意+優秀的執行力+得力的人力資源+科學的管理,就會獲得成功。
記者:是什么讓你從國際大公司的安穩員工,走上起起伏伏的創業路?做老板最深的感受是什么,與雇員最大的區別在哪里?
祝正義:我從創業中得到的收獲很多很多。最重要的體會到了“企業家”的感覺,我非常享受這種感覺。將公司經營好,建立企業的榮譽和信譽,不斷地接受新的挑戰,這種感覺對我來說簡直太棒了。
說到做老板的感受,我認為和雇員最大的不同就在于,開公司是一項更個性化更具有創意的活動,做為一個企業的所有者,看著自己的企業慢慢地成長壯大,這是多么有成就感的一件事情!就像自己的孩子一樣,會和他心連心,與他同哭同笑,為他驕傲。
別把困難想得太可怕
記者:作為一名過來人,你認為怎樣才能及早從創業挫折中走出來?
祝正義:創業者在困難時學到的東西比順利時要多得多,所以別把挫折想象得太可怕。在遭遇困難時,創業者首先必須要弄清楚什么是自己最擅長的,這點非常重要,然后把精力主要放在那個熟知的領域,制訂出讓公司朝自己強項發展的計劃,從而讓公司及早脫離困境。
記者:你所堅持的創業道理是什么?
祝正義:市嘗計劃、人、錢,這些都是創業的開始,而要讓公司持久發展,靠的是創業者的執行力,這是創業必須具備的條件,而在遭遇困難時,創業者得學會順勢而為。我想這種創業道理是中外創業者都適用的。
所有的外在條件都是創業暫時的影響因素,真正能決定自己能否成功還是自己的信念和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