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7/10 10:09:24 作者: 來源:創業社區
卡麗 ?欣德馬什(Carrie Hindmarsh)是尚奇廣告公司(M&C Saatchi Group)的首席執行長,也是本年度凱歌香檳年度女企業家獎(Veuve Clicquot Business Women of the Year Awards)的評委。今年的頒獎儀式于4月17日晚在倫敦舉行。
尚奇廣告公司(M&C Saatchi Group)的首席執行長卡麗?欣德馬什(Carrie Hindmarsh)欣德馬什在廣告行業擁有超過21年的從業經驗,一路打拼進入董事會。在本文中,她根據自己的親身經歷為商界女性提出了五條建議。
第一條建議:保持個性很重要
在我從業之初,我所在的廣告行業中女性高管還屈指可數。這個行業被看作是男性專屬俱樂部,開會的時候,我常常發現自己是唯一的女性。
當年,作為一名商界女性,你確實要執著一點,說話要強勢一點。變化一度很緩慢,但在大約五年前,女性的身影似乎突然之間隨處可見了。
如今,有許多女性在尚奇擔任高管,在傳統上由男性掌控的其他大公司里,女性高管也越來越多。然而,這些年與我共事的最成功的女性高管們并沒有去仿效男性,她們是很有天賦的女性,保持著女性的本色。
我已經認識到,因某種表面優勢而試圖模仿別人的做法在生活中的任何方面都是行不通的,在商界尤其行不通。在一個成功的企業里,效顰者沒有任何生存空間。
女性應該為她們與眾不同的能力和獨特的看法而驕傲,還應該運用她們與眾不同的生活經歷,為公司做出更多貢獻。
女性并不是千人一面、整齊劃一、只有一種聲音的群體。無論男性還是女性,我們都是獨特的、值得尊重的個體。這一理念適用于方方面面──我們需要方法和思維上的多元化,我們還需要一個能聽到所有觀點的平臺。
這并不是說漂亮話,也不是為了政治正確;其實這就是平淡無奇的現實──不同的人,持有截然不同的觀點,向著共同的目標努力,以創造出最經得起考驗和挑戰、最好最強的工作成果。
第二條建議:了解什么應該改變,什么應該保持
知名廣告業品牌無論是對客戶的品牌還是自己的業務都應該運用同樣的原則──同樣的思路,同樣的靈活性和同樣的創造力。比方說,了解什么該保持、什么該改變對任何企業來說都真的很重要,隨著數字營銷的興起,這對廣告公司的影響尤其大。
我認為被大多數人忽視的一點是,這個道理既適用于品牌,也適用于人。我職業生涯的大多數時間是在同一家公司度過的,可我仍能感覺到勢不可擋的變化。但成功的關鍵是要實事求是地判斷什么可行、什么不可行。
{pages}你必須是自己所在領域的專家,但也有些地方你需要獲得幫助,需要重新評估和調整方向,對此你必須了解和接受。無論是對品牌、機構還是個人來說,取得成功都意味著要不斷確認你能否在恪守基本準則的同時順應傳媒世界的不斷變化。
第三條建議:創意永遠是關鍵
消費者平均每天要接受逾1,000條營銷信息的轟炸,這其中僅有70條左右能被注意到,僅有20條左右的信息能給消費者留下一定印象,而消費者次日仍能記住的信息則只有兩條。要想給一小部分消費者留下印象,需要做大量的工作。
在創意產業,我們需要凝聚所有的力量,才能讓這些信息從海量的廣告中脫潁而出。我們知道購買決定是由女性說了算,因此,創意產業高管大多為男性顯得有些奇怪。
情況正在發生變化,但在創意行業擔任高級管理職位的女性還是鳳毛麟角。幾年前,我曾與這樣一位女性共事過,她就是我們的藝術總監蒂熱?薩維奇(Tiger Savage)。薩維奇是一位充滿活力、富有遠見和創造力的女性。
好在我們離電視劇《廣告狂人》(Mad Men)中那種廣告業的大男子主義之風是越來越遠了。那里面男人是爺們,而女人則為男人端咖啡。
也許正是這種舊的行業模式導致女性創意人才過少。然而,隨著越來越多的女性開始在創意領域擔任頂層高管(包括品牌和廣告公司),也許今后我們能記住的營銷信息就不再僅有那么兩條了。
第四條建議:重視反饋
很容易發生這樣的狀況:公司把評估過程變成一項在方框里勾勾選選的任務,管理人員將其視為一件乏味的瑣事,而沒有認識到它能夠帶來真正的價值,能讓人深入了解員工的工作方式、他們的抱負、還有他們與公司使命的契合程度。
在我從業的這些年里,我發現人力資源和培訓部門的主管往往是女性。我自己也不例外,管理人力資源和培訓部門曾是我工作職責的一部分。在人和培訓方面投入精力以往曾被視為“女性”的事情。人們認為女性“需要”反饋、評估和培訓,而這些對男性來說則“沒有必要。”
人力資源和培訓業務的角色現在已經發生了變化。企業現在認識到,評估和反饋是讓員工變得更出色、公司變得更成功的途徑。我一次又一次看到,一些有天賦的人不再滿足于一年一度的評估,他們希望一年進行兩次正式評估,同時每月得到一次反饋。我看到他們對反饋做出回應,逐步成長,并脫潁而出。
{pages}能主動要求獲得培訓和評估現在被視為一個實實在在的優點,對男性和女性員工來說都是如此。培訓對于推動男女平等也發揮著很大作用──從事同樣工作的男性和女性都能夠享受培訓帶來的提升,而重視員工發展的公司也能夠吸引最優秀的員工,從而獲得回報。
第五條建議:擁有高情商
受邀擔任今年的凱歌香檳年度女企業家獎評委后,我開始對之前的獲獎者和本屆獎項的提名人選進行研究。
所有這些女性的天賦和成就都令人贊嘆,毋庸置疑,但處于頂尖位置的女性擁有一些獨特的東西。這些女性大多擁有很高的情商。情商這個概念受到了很多非議,曾一度被視為耍滑頭,甚至是騙人。
我在研究中看到了2010年獲獎者勞拉?騰尼森(Laura Tennison)的案例。勞拉?騰尼森是零售公司JoJo Maman Bebe的創始人。她是一位了不起的女性──奮發努力、富有創業精神,勇敢無畏──她具備商界人士的所有理想特質。更有意思的是,她謙遜、幽默、直覺敏銳,恪守商業倫理。簡言之,她具有高情商。
在我看來,情商現在與智商受到同等重視──商界已經認識到高情商的價值──至少,情商會影響公司的利潤。擁有敏銳直覺、善于換位思考和處理人際關系的雇員是企業的寶貴資產──他們富有說服力和影響力。
我想,這些重要的特質也會讓人感覺非常女性化,因此過去并沒有受到重視。過去不太受重視的特質現在受到了商界的高度贊許,我認為這是時代進步的信號。這對女性來說是好消息,對經濟來說也是好消息。
正是這些“額外的”特質──換位思考、同情心和責任感讓許許多多的女性領導脫潁而出。這些隱藏的、難以量化的特征很多時候會在女性的身上發現,或者至少是展現出來。我并不是說男性身上沒有這些特質──男性的問題是,他們中的一些人尚未認識到這些是可喜的偉大特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