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的11月,武漢秋夜。天氣很冷,我們的新產品“傳說”剛剛提交了APP Store的審核。深夜兩點,我卻毫無睡意,內心的焦躁、興奮、感慨以及各種復雜情感猶如千萬頭草泥馬般奔涌而出,于是我打開電腦,寫出了如下文字。
這篇文章 很長很長,怎么刪節都舍不得,因為每一個字每一句話,都是我和團隊成員們奮斗過的日日夜夜。
用我的跌爬滾打,換你們用戶的回眸一笑,嗯,好值得。時間回溯到我剛進武大校門時。每晚熄燈后,我都在寢室構想著各種各樣的項目。當然,那時我僅僅停留在用我的跌爬滾打,換你們用戶的回眸一笑,嗯,好值得。
時間回溯到我剛進武大校門時。每晚熄燈后,我都在寢室構想著各種各樣的項目。當然,那時我僅僅停留在自high階段,還沒有將這些古怪點子付之現實。
有一天,我偶然間讀到了馬云的一句話:“許多人都是晚上想了千條路,白天起來走原路……”,簡直是一句話被戳中要害,我從床上一轱轆跳起來:為了夢想,我得開搞!自high階段,還沒有將這些古怪點子付之現實。
有一天,我偶然間讀到了馬云的一句話:“許多人都是晚上想了千條路,白天起來走原路……”,簡直是一句話被戳中要害,我從床上一轱轆跳起來:為了夢想,我得開搞!
我研一時,人人網如日中天,我卻覺得它“不過如此”,堅信自己能鼓搗出更好的社交工具,當時我還為它創造了一個概念——web3.0。我向身邊的朋友、老師兜售我的理念,甚至還跑到創新工場去找李開復老師,跑到黑馬大賽去“忽悠”投資人。
研一下學期,我組建了星河博納的創始人團隊(是的,我們公司名字聽起來就是這么像電影公司)。一幫人興奮地從寢室搬出來,住進武大九區一間租來的小公寓開始雞血。吃飯全部靠外賣,一個月不下樓,早上10點起,晚上4點睡——這就是當時的我們。
現在回想,我都被那時的熱情和莽撞驚出一身冷汗,真是出生牛犢不畏虎啊。初的我們對創業只有渴望卻毫無敬畏。
剩下的兩年多,我們每天都在超負荷地工作、思考,要說不累,誰也不信。可回頭看看,我們竟然從沒有抱怨過。
或許是因為,我們是一群悶騷的宅男;或許又只因為,我們始終懷著純粹的創業動機,與創新死磕。
從創業的第 一天起,創業者就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困難,核心成員離職,資金總是不夠,理想用戶不買賬,投資人不搭理你等等等等。我始終把這些當做對自己的考驗與歷練,要不認輸,要不想辦法解決。就這樣,一次次面臨著困難,一次次在迷茫中尋找到了出路。
我們為什么不選擇認輸?或許我們末了的伴侶可能并非轟轟烈烈初戀的那人,但是倘若一生都沒有嘗試過那種不顧一切地去愛的感受,你覺得你的人生完整嗎?創業就像一場轟轟烈烈的愛情,不是為了情感,而是為了完整我們的人生。
創業動機,我想這個應該是你能否享受創業過程關鍵的因素,一定要純粹,只有純粹才能帶來給你真正的快感……這里再引用小馬哥的一句話:“賺錢不是目的而是結果,為社會創造價值才是目的”。
創業沒有失敗,多是調整方向。我們公司歷經了3款產品,從ihandle到“找你玩”,再到現在的“傳說”。
初我們做了一個基于事件的社交網站“ihandle”。后來,facebook的timeline推出之后,很多創業者紛紛開始投入到與回憶相關的創業項目當中。我們的想法了好幾個月,但產品的研發卻沒能及時跟上,執著于PC端也讓我們失去了在移動互聯網上推廣的先機。
后來,我們開發了一款興趣社交APP“找你玩”——一款基于意向和地理位置的興趣社交軟件。這次調整方向應該算是自我救贖,也正是它讓我們第 一次拿到了真正意義上的天使投資。 2014年初“找你玩”上線,經過半年多的運營,產品也積累了30W+的用戶數量,日活躍度一度破萬。不過,同類產品也在那段時間活躍了起來。
面對同質化的競爭,我們內部出現了的爭議,是繼續開發新版本,還是重新找方向?就在新版本即將投入開發之際,技術總監提出了一個“找你玩”一切邏輯的新產品(也就是我們 新產品“傳說”的雛形)。也就在同時,我意識到這必將是一個艱難的決定,創始人團隊也爭論了好久,畢竟在人力、物力都有限的情況下,A與B之間只能有一個選擇。
一條是努力探尋了半年多的道路,一條是重未踏上的未知旅途,我得在分岔口上做末了的抉擇。我想起了雷軍的一句話:“不要用戰術上的勤奮去掩蓋戰略上的懶惰”。考慮再三,我下定決心,放棄一切沉沒成本,回歸初心,踏上了全新的旅途。
我知道你們要發問了:“傳說”是一款怎樣的一款產品?
“傳說”是一款可以讓你像“滴滴”打車一樣召集到小伙伴的召喚軟件。語音發布召集令,同城的朋友、朋友的朋友收聽召集令并且選擇想去或者是不想去,然后在想去的小伙伴中挑選中意的Ta組建群聊。
“傳說”的整個開發過程可能都不到一個月,但是末了細節的調整卻花費了比開發過程更長的時間,真心希望他能給你們帶來驚喜。
相關閱讀: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