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即將結束,但是不代表2015年的危機就此就結束了。此時的我感慨更多;2015年我們有太多的無可奈何,相信有很多人都和我有同感。我們通常會用這樣一句話來安慰自己“今年的大環境不好”,似乎當我們說出這句話時,心中有些許的舒暢感,可能是我們太壓抑自己了。危機就我本人而言,我并不害怕;因為我知道危機的后面會是什么————是機會!
這里用我個人的經歷來說明:我2002年參加工作,那時我學的是<電子技術應用>,一畢業就南下廣東在深圳一家電子廠上班;工作很是努力一年后就被提干了。可是好景不長,2003年非典的來臨打破了我的深圳生活。我相信它打破的是較多的人的生活,而且還無情奪走一些人的生命。我在家人的催促下回到了老家,回家后在家隔離了一個多月,這一個月里我認真思考南下的點點滴滴;我得出我需要再上學,用知識武裝自己。當非典的管控減弱時,我到合肥找了一份電子技術相關的廠上班,并且同時開始看書參加成人高考。當然同時也在省吃儉用攢學費,因為不好意思再向父母要錢了。接下來的3年我都是過著白天工作晚上上課的生活,很累但很充實,時間也過的很快。我畢業了;通過3年的<市場營銷>學習,我決定重新定位我的人生路線。技術很穩但是不會有很大的突破,因為我是應用技術不是研發,還有種種的限制等。因此,我毅然決定做銷售。
銷售行業有很多,我從事的是電話招商行業,這一年是2008年,也是合肥電話招商行業大發展的年代。一做就是近8年的時間,經歷許許多多,無法言語,只有有相同經歷的人才能參透。此時,我感覺到新的危機,那就是如何減少風險,讓我的未來更加的穩定和長久。我決定換個行業,結合自己的能力和經歷我選擇做互聯網。入行才知道互聯網行業的競爭不比招商行業小,大家都在尋找自己的回報,市場的切入點和共存點。通過較長時間的調研和論證終于找到了,企業打破常規的思路、換位思考推出“簽單付費”模式。這個模式是由互聯網平臺出資免費為招商企業做廣告推廣,將推廣得來的創業投資者信息無償提供給招商企業,然后以實際簽單結果為導向來收取一定的傭金作為我們的酬勞,企業無成本風險較低。這種模式的提出在我個人認為應該是非常不錯的模式,因為我看見了這個互聯網公司的技術力量。目前服務200家企業,其中67%對公司的服務都是很滿意的,我也是基于這樣的基礎才敢勸公司大膽推出的。
但當新模式正式推行時,阻力還是非常大的,后來我認真思考才知道原因:信任危機。招商行業是個相對比較特別的銷售行業,由于行業的特別性讓很多從業者都產生多疑的問題;時刻提醒自己“小心上當”。我理解他們,有時也同情他們,因為他們有些人分辨能力下降了;連信任別人的勇氣都沒有了。在這一個可以讓他轉危為安或者是錦上添花的機會面前,錯失良機。但是在我而言,我又認為這是危機背后的————機會。因為我認為信任危機幫我把那些沒有大智慧、只會耍小聰明的招商公司給pass了,這樣的公司不配成為我們的合作伙伴,甚至不配存活和發展。
危機,“危”在“機”之前;所以危機背后一定是機會;就看你是否能夠抓住和勇敢的做。
相關閱讀: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