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是很多人每天都要接觸的電子產品,手機也從原來的只能打接電話、收發短信發展到現在的幾乎的智能手機,越來越多的人對手機產生了依賴。從中也能看出手機市場需求之大。經營手機店,如何才能致富呢?
任何一種是模式的產生,都會催生的財富產生,當然手機的零售市場也不例外。在傳統生意發展的痕跡中,"常規"束縛了我們的思想,資金影響了企業的前進步伐。但是,新世紀經營理念中,"收益"模式將成為發展的新主題。
在上個世紀,是項目找資金,而如今是資金找項目,所以好的收益模式將打造出新的商機,我們大多數人都有過過生日的經歷,過生日就要訂做"蛋糕"。這是一個非常簡單的事情,可是正是這簡單之中,確存在著商機。
蛋糕店訂做蛋糕給客人看的是一張產品的圖片,當然也會有"重量"、"價格""時間"等因素的文字描述,由此可以想到,手機可以嗎?回答當然是肯定的,而且現在已有商家在操作,但成熟起來,成為一種模式,還需要一些時間,同時也要解決一些問題。如訂單的匯總問題,交貨日期問題,生產合作問題等等。
模式一:手機訂購模式
新世紀的收益模式之一就是為顧客"提供整體解決方案"。而手機訂購模式,恰好符合這一發展趨勢,通過目錄式手機銷售,向顧客提供手機外觀、功能、各種個性化的需求方案,供顧客選擇訂購。
此種模式有兩個方向,一是銷售未來需求的手機,二是銷售過去已設計出的手機;至于前期開發整體運作費用廠家可以采用"招商"的模式來分擔風險。這樣就可以突破以往經營中的"供大于求"、"庫存積壓"、"渠道成本"等一系列傳統商品生產經營存在的問題。
但實現的關鍵點,是要借助現代電子商務網絡平臺,解決訂單匯總、統計、即時采購等。如北斗手機網、8835手機網等手機網站平臺,特別是8835手機為手機零售商服務的平臺,就可以實現這一功能。
手機訂購模式屬于逆向整合經營模式,也并非單純的以顧客為導向,它是順應新時代經濟數字化發展需要,整合上下游資源。在產生需求、交易、現金流等基礎之上,再進行生產的按需經濟。
訂購模式流程:顧客---手機整體解決方案---接收定單---定單匯總---工廠生產---配送---顧客,由流程圖可以看出,整個過程是由顧客到顧客,其實就是顧客個性化消費的集合。然后這一切的實現,都是在數字化時代才能達成的。
模式二:合作經營模式
新的競爭趨勢有三個重點,速度、創新、物美價廉;這三點我們每一位企業經營者都能感受到的,現在的所有競爭,都在比時間,終還是比速度,新機型,新功能的出現,要有速度才能適應市場。然而不但要產品好,還要價格底,這就需要企業能夠降低成本,這個成本不僅是生產的成本,更多是產品的流通成本、產品的銷售成本。
由上面對新競爭趨勢簡單分析,我們企業的競爭優勢在哪里?難道也僅是速度、創新、物美價廉嗎?當然不是,更重要的是合作經營。我們從手機零售商十年來的成長可以看出,手機零售商在擴大時,僅依靠自己的發展是非常緩慢的,過程中所謂的"收購"、"兼并"等營銷策略。其實都可歸納為"合作"。
前不久,有新聞報道,迪信通預收購協亨,其實透過這個現象,我們也可以看出,入世后,全球一體化競爭的加劇,給中國企業也帶來了挑戰與機遇。中國手機零售的自身危機感在一次次市場中得到驗證。只有通過橫向合作,才能做大做強。
模式三:"微軟"經營模式
眾說周知,微軟公司是世界PC機軟件開發的先導,比爾·蓋茨是它的核心。微軟公司1981年為IBM-PC機開發的操作系統軟件MS-DOS曾用在IBM-PC機及其兼容機上。微軟公司的產品包括文件系統軟件(MS-DOS和 Xenix)、操作環境軟件(窗口系統Windows系列)、應用軟件MS-Office等、多媒體及計算機游戲、有關計算機的書籍以及CDROM產品。 1992年,公司買進Fox公司,邁進了數據庫軟件市場。
微軟公司雖然初做的是硬件,但后來還是轉向軟件市。由此我們可以得到一些啟示,中國的手機零售商,如果僅停留在手機"硬件"上面的競爭,無非是價格、產品等;但如果中國的手機零售商通控制住手機"軟件"市場,就能形成自己所特有的競爭優勢。
在新營銷中,有一個重要的原理,當你具有別人的功能時,顧客的選擇不得不發生在你的身上,那么你就成功了。前幾年有出現買"墨盒"送打印機的事情,為什么廠家會送給顧客打印機,就是為了賣"墨合"。這如同不賺錢賣電腦,后面賺的是售后服務費用同樣的道理。
在全國的手機零售商中,我們知道諾基亞、摩拖羅拉、三星,有的機型,大家都會有,談何競爭呢?但是如果能夠把握"軟件",就會讓消費者在購買手機的同時,也就形成了一種依賴,讓顧客的消費不得不發生在你的身上。
中國手機零售商要形成自己的競爭優勢,就得和軟件商、電信運營商進行合作,研發出自己的手機軟件,當手機零售有了自己的"軟體"之后,"硬體"的銷售也就得心應手!
相信上述內容定能為您的經營有所點撥,致富,就離你不遠。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