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行政處罰聽證程序規定
【提要】:
<p>
【頒布單位】勞動部</p>
<p>
【發文字號】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部令第2號</p>
<p>
【頒布時間】1996-09-27</p>
<p>
【生效時間】1996-10-01</p>
<p>
【時效性】</p>
<p&...
<p>
【頒布單位】勞動部</p>
<p>
【發文字號】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部令第2號</p>
<p>
【頒布時間】1996-09-27</p>
<p>
【生效時間】1996-10-01</p>
<p>
【時效性】</p>
<p>
條為規范勞動行政處罰聽證程序,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制定本規定。</p>
<p>
第二條本規定適用于依法享有行政處罰權的縣級以上勞動行政部門和依法申請聽證的行政處罰當事人。</p>
<p>
縣級以上勞動行政部門的法制工作機構或承擔法制工作的機構負責本部門的聽證工作。</p>
<p>
勞動行政部門的法制工作機構與勞動行政執法機構為同一機構的,應遵循聽證與案件調查取證職責分離的原則。</p>
<p>
第三條勞動行政部門作出責令停產停業、吊銷許可證、較大數額罰款等行政處罰決定之前,應當告知當事人有要求聽證的權利;當事人要求聽證的,勞動行政部門應當組織聽證。當事人不承擔組織聽證的費用。</p>
<p>
根據國務院的規定,較大數額罰款的聽證范圍,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大常委會或人民政府確定。</p>
<p>
第四條聽證由聽證主持人、聽證記錄員、案件調查取證人員、當事人及其委托代理人、與案件的處理結果有直接利害關系的第三人參加。</p>
<p>
第五條勞動行政部門應當從本部門的下列人員中一名聽證主持人、一名聽證記錄員:</p>
<p>
(一)法制工作機構的公務員;</p>
<p>
(二)未設法制機構的,承擔法制工作的其他機構的公務員;</p>
<p>
(三)法制機構與行政執法機構為同一機構的,該機構其他非參與本案調查的公務員。</p>
<p>
第六條聽證主持人享有下列權利;</p>
<p>
(一)決定舉行聽證的時間和地點:</p>
<p>
(二)就案件的事實或者與之相關的法律進行詢問、發問;</p>
<p>
(三)維護聽證秩序,對違反聽證秩序的人員進行警告或者批評;</p>
<p>
(四)中止或者終止聽證;</p>
<p>
(五)就聽證案件的處理向勞動行政部門的負責人提出書面建議。</p>
<p>
第七條聽證主持人承擔下列義務:</p>
<p>
(一)將與聽證有關的通知及有關材料依法及時送達當事人及其他有關人員;</p>
<p>
(二)根據聽證認定的證據,依法獨立、客觀、公正地作出判斷并寫出書面報告;</p>
<p>
(三)保守與案件相關的國家秘密、商業秘密和個人隱私。</p>
<p>
聽證記錄員負責制作聽證筆錄,并承擔前款第(三)項的義務。</p>
<p>
第八條聽證案件的當事人依法享有下列權利:</p>
<p>
(一)申請回避權。依法申請聽證主持人、聽證記錄員回避;</p>
<p>
(二)委托代理權。當事人可以親自參加聽證,也可以委托一至二人代理參加聽證;</p>
<p>
(三)質證權。對本案的證據向調查人員及其證人進行質詢;</p>
<p>
(四)申辯權。就本案的事實與法律問題進行申辯;</p>
<p>
(五)末了陳述權。聽證結束前有權就本案的事實、法律及處理進行末了陳述。</p>
<p>
第九條聽證案件的當事人依法承擔政列義務:</p>
<p>
(一)按時參加聽證;</p>
<p>
(二)如實回答聽證主持人的詢問;</p>
<p>
(三)遵守聽證秩序。</p>
<p>
第十條與案件的處理結果有直接利害關系的第三人享有與當事人相同的權利并承擔相同的義務。</p>
<p>
第十一條勞動行政部門告知當事人有要求舉行聽證的權利,可以用書面形式告知,也可以用口頭形式告知。以口頭形式告知應當制作筆錄,并經當事人簽名。在告知當事人有權要求聽證的同時,告知當事人要求舉行聽證的期限,即應在告知后三日內提出。</p>
<p>
當事人要求聽證的,應當在接受勞動行政部門告知后三日內以書面或者口頭形式提出。經口頭形式提出的,勞動行政部門應制作筆錄,并經當事人簽名。逾期不提出者,視為放棄聽證權。</p>
<p>
第十二條勞動行政部門負責聽證的機構接到當事人要求聽證的申請后,應當立即確定聽證主持人和聽證記錄員。由聽證主持人在舉行聽證的七日前送達聽證通知書。聽證通知書應載明聽證主持人和聽證記錄員姓名、聽證時間、聽證地點、調查取證人員認定的違法事實、證據及行政處罰建議等內容。</p>
<p>
勞動行政部門的有關機構或人員接到當事人要求聽證的申請后,應當立即告知本部門負責聽證的機構。</p>
<p>
除涉及國家秘密、商業秘密或者個人隱私外,聽證應當公開進行。對于公開舉行的聽證,勞動行政部門可以先期公布聽證案由、聽證時間及地點。【頒布單位】勞動部</p>
<p>
【發文字號】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部令第2號</p>
<p>
【頒布時間】1996-09-27</p>
<p>
【生效時間】1996-10-01</p>
<p>
【時效性】</p>
<p>
第十三條聽證主持人有下列情況之一的,應當自行回避,當事人也有權申請其回避:</p>
<p>
(一)參與本案的調查取證人員;</p>
<p>
(二)本案當事人的近親屬或者與當事人有其他利害關系的人員;</p>
<p>
(三)與案件的處理結果有利害關系,可能影響聽證公正進行的人員。</p>
<p>
聽證記錄員的回避適用前款的規定。</p>
<p>
聽證主持人和聽證記錄員的回避,由勞動行政部門負責人決定。</p>
<p>
第十四條聽證應當按照下列程序進行:</p>
<p>
(一)由聽證主持人宣布聽證會開始,宣布聽證紀律、告知當事人聽證中的權利和義務;</p>
<p>
(二)由案件調查取證人員宣布案件的事實、證據、適用的法律、法規和規章,以及擬作出的行政處罰決定的理由;</p>
<p>
(三)聽證主持人詢問當事人、案件調查取證人員、證人和其他有關人員并要求出示有關證據材料;</p>
<p>
(四)由當事人或者其代理人從事實和法律上進行答辯,并對證據材料進行質證。</p>
<p>
(五)當事人或者其代理人和本案調查取證人員就本案相關的事實和法律問題進行辯論;</p>
<p>
(六)辯論結束后,當事人作末了陳述;</p>
<p>
(七)聽證主持人宣布聽證會結束。</p>
<p>
第十五條聽證應當制作筆錄。筆錄由聽證記錄員制作。聽證筆錄在聽證結束后,應當立即交當事人審核無誤后簽字或者蓋章。</p>
<p>
第十六條所有與認定案件主要事實有關的證據都聽證中出示,并通過質證和辯論進行認定。勞動行政部門不得以未經聽證認定的證據作為行政處罰的依據。</p>
<p>
第十七條聽證結束后,聽證主持人應當根據聽證確定的事實和證據,依據法律、法規和規章,向勞動行政部門負責人提出對聽證案件處理的書面建議。勞動行政部門應當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第三十八條的規定地出決定。</p>
<p>
第十八條本規定自1996年10月1日起施行。</p>
<p>
</p>
注意:本站所有品牌加盟項目 的投資金額、加盟店數量、招商區域和經營模式等信息,請以最新咨詢為準!我們建議您在頁面下方【免費留言】或來電咨詢,即可與企業免費通話并及時獲得項目加盟資料和最新項目推薦!
熱門項目推薦
悠百佳休閑食品
行業:休閑食品啟動資金:10~20萬
喜惠福便利店
行業:便利店啟動資金:5~10萬
自助洗衣加盟
行業:干洗店啟動資金:3~5萬
品牌推薦
串根香
串根香是一家有著豐富行業經驗的串串火鍋連鎖...[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