桔子酒店是的連鎖酒店之一,頗有名氣,也是品牌上檔次的酒店之選,極受著人們的信賴!它的成功人人都知道,那么它的創業故事是怎樣的呢?創始人吳海又是怎樣成功的呢?一起來了解下吧!
吳海還記得1994年次看電影《華爾街》時片中有兩句對白對他的影響很大。一句是“Moneyneversleeps”,另一句是“Ifyouneedafriend,gogetadog”。可見創業是孤獨的,一個人要在這條路上蹣跚地走著,很多痛苦無人知曉,也無法與人傾訴。
吳海說:“一旦創業,問題就只能靠自己解決。”雖然在某些情況下,公司跟員工、用戶有利益共同點,但每個人思考問題的角度不一樣。比如公司資金鏈斷裂時,很少會有員工主動提出減薪與企業共渡難關,而作為公司的CEO就需要獨自承受。
經歷過多年的創業風雨后,吳海認為人是重要的。“從2006年到現在,公司七八個主要管理人員都沒走,老馬跟隨我的時間長。”吳海說。
吳海口中的老馬指的是桔子酒店的副總裁馬曉冬。從創立商之行開始,馬曉冬就一直是吳海的副總。兩人相識于大學的一次歌詠大賽,彼此非常默契,在能力上雙方也不錯互補。吳海的個性中有一些理想主義情懷,而馬曉冬則是一個務實的人;吳海性格比較內向,不擅長和人打交道;馬曉冬比較圓滑,既能把事情辦了,又不讓人傷面子。十多年來兩人從沒發生過什么大的爭吵。
吳海很重情誼。當年賣掉商之行后他把近二分之一的錢給了自己感覺虧欠的人,四分之一給了其他高管,另外四分之一才留給了自己。他覺得這是自己應該做的事情。
吳海認為,創業者不要期望其他同伴講義氣,但自己講義氣。2008年金融危機時,整個酒店行業低迷,桔子水晶酒店也非常缺錢,但吳海沒有裁掉一個員工,也沒有減薪。“要是天真的塌下來,所有公司都會倒下,只不過我們先倒下幾個月而已。”吳海說。
30歲以前,吳海不理解為什么自己信任的人,一起做事后就不是那么回事了;即使自己對手下的人多么好,他們依然可以不打一聲招呼就離開。30歲以后,吳海賣掉了公司,終于想明白了這不過是生活的一部分。
“這世界上什么樣的人都有,不能讓人家都按照你的標準和期望來行事。他的行為,從他的角度邏輯來看或許是對的,畢竟每個人的良心和道德標準不一樣,世界上的很多事情,從人性角度去分析都是可以理解的。”吳海說。創業初期好比“打群架”,碰到事情要拿起棍棒磚頭一擁而上,要找到能“打”的人。但信任一個人的能力和信任一個人本身則不同。信任有界限,公平是基礎。在吳海看來,很多創業公司的領導和員工像兄弟一樣,其實這是的隱患。從企業角度來說,老板就是老板,員工就是員工,好品牌重要的是公平。
對于初創期的企業來說,基本的目標是生存,此時需要員工的集體創新。因此,員工是否全身心地投入工作,對企業的工作績效的影響非常大。在管理方式上,吳海認為有三點很重要:讓員工感受到尊重、讓企業感受到尊重、關心員工比員工自己的需求還要多。吳海讓每一位員工親手栽下一棵果樹,自己挖坑、澆水,并掛上一塊寫有自己姓名和時間的牌子。吳海說:“我不知道我們算不算是幸福企業,雖然我們的工資不是業內較高的,但穩定程度和員工滿意度在業內是相對較好的。
兄弟朋友之間雖然要講義氣,但是不是所有人都能做到講義氣的,尤其是創業這件跟利潤掛鉤的事情,創業是一個人的事情,別人可以不講義氣,但是自己一定要講義氣,做生意有賺有賠,所以好的心態很重要!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