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道販子俗稱小販,出現在改革開放初期。他們從生產者或者供應商手里買進產品,加價后異地賣出。就好像現在的中間商一樣。不同的在于,他們干的買賣都很小,一般也不常干,而且主要尋找一些渠道相對比較窄,買賣雙方聯系比較閉塞的行業;或者流行時間比較短、季節性比較強,大的商家不太愿意干的小產品。以前對于二道販子這個詞多含有貶義。
其實如今市場上的二道販子還是很多的,尤其在城市里,比如每到一個節日,熱鬧的地方就會有很多拿著小商品兜售的人。還有像擺地攤的人,都可以說是二道販子。雖說二道販子基本都是臨時
賺些小錢,但也不乏精明人士。今天[創業網:http://www.mladi.cn/]小編要說的這位就是其中的“”。他將為您講述二道販子的賺錢之道。
講述人:趙寶東,28歲,廣東順德人,做二道販子六年多,年盈利十多萬元。
本小,自由,賺不少
二道販子做好了挺好賺錢。它的特點就是,需要的本錢少、可以不開店鋪、無資金回籠問題,時間也比較自由,可以兼職做。據我了解目前二道販子賣東西的平均利潤在20%左右。做好了一年也能弄個十幾萬元,而加起來的銷售時間也就三四個月而已,主要集中在節假日期間。
我大學畢業后就一邊上班一邊做這個小生意。當初很想創業開個店,但那時一無本錢,二沒有好的項目,從何談起呢?順德這里擁有濃厚的商貿文化底蘊,不少和我一樣的年輕人就做起了小本生意——二道販子。不過,雖然本錢少,幾千塊錢就能干,但要想做好要有的眼光和快速的決策執行,才能抓住稍縱即逝的機會。
網上網下雙管齊下
我做二道販子采用兩種經營渠道:網上和網下。有時間就在網下跑生意,沒時間就在網上聯系。網上目前主要是借助本地論壇做團購活動。比如前幾年出現日食,我就提前一周到論壇上搞日食眼鏡團購。貨是從義烏進的,一次活動就銷售了500多副眼鏡,賺了2000多元。由于是先有訂單再進貨,幾乎沒有積壓,轉手就賺錢。網上做需要有比較敏銳的眼光,能夠找到網上熱門的話題,才能短時間獲得充足的顧客數量獲取盈利。就像股票的超短線,今天買了明天賣就賺錢。決不能拖拖拉拉,否則貨就爛手里了。除此之外,以前還在鬧三聚氰胺的時候做過進口奶粉,北京奧運會期間做過奧運紀念品,廣州亞運會賣過衣服、帽子、紀念品等。基本上每次倒騰四五天就能賺幾千元。但網上銷售的隨機性比較強,因為這些活動、事件是不定期的。所以這部分的盈利大概只占整體的30%左右。更主要的盈利來自于周期性比較強的節假日和季節性產品的銷售,主要在網下做。
我們國家的節日比較多,再加上國外的節日,每年都有十幾個,基本上每次都有近萬元的盈利。節日比較熱銷的產品主要包括工藝飾品、紀念品、鮮花、玩具等,銷售期也就兩三天。我一般是臨時招學生在熱鬧的商業街上賣,同時給本地一些人供貨,有商店代賣,也有很多無業人士拿貨。貨源我是跟廠家、批發商聯系的,先多要點,賣不出去的可以退貨。剛開始做的時候是不給退貨的,做熟了以后,每年都定期要,成了老客戶才拿到了退貨的優惠,有時甚至可以只交少量定金就拿貨。所以我現在基本用不著擔心積壓和流動資金的問題。季節性的用品主要是夏季用品比較好銷,品種多,也適合在街上銷售,比如納涼小風扇之類的小家電、水枕、冰墊等等。但這些東西我每年都盡量做到不一樣,越新奇越好,所以我一般是在阿里巴巴網上找貨源。發現各地熱銷的新奇小產品就趕緊拿來賣。這樣一來更容易被消費者認可;二來利潤也比較高。網下銷售的產品一般每次進貨1萬元左右,銷售期基本都在一周以內。
風險也不容忽視
二道販子的經營風險也是不小的,主要的就是眼光不準。我一個朋友廣州亞運會囤積了一批文化衫,結果到現在還在積壓,賠掉了半年賺的錢。
在銷售渠道上,網上要能和網友建立良好的關系。有了這種關系,你進貨前可以發帖詢問是否有人愿意團購,試探下市場反映,這是很重要的。網上組織團購的利潤雖然低,但較穩當,薄利多銷。如果是店鋪代賣,利潤比團購稍高,但是風險大些。好有十家以上的固定合作店鋪。
進貨本地批發市場和廠家,盡量不從小網店進貨。因為網店進貨雖然看似省事,價格也便宜,但質量不能,而且補貨的速度慢。
不要輕易做大宗生意。新手可能覺得小本生意利潤太低,總想做些大宗生意,但大生意風險也大,虧本后容易一蹶不振。如果你積累了好的進貨渠道和銷售渠道,那么恭喜你,你可以自己開店了。
不要做二道販子。利潤低且不穩定,好是能找份工作,一邊工作一邊做生意,兩邊都可以積累經驗,進可攻退可守。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