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現在種糧食的農民越來越少?
小編看到一則關于這樣的報道“為什么選擇留在農村種地的中國農民越來越少?以后誰來當農民?”對于現在人口急劇減少的農村地區,種地的人是越來越少了,經過這么多年的發展,是時候要面對這樣的問題了。
為什么現在種糧食的農民越來越少?
1.收入低
這兩年糧食價格一低再低,辛辛苦苦一季卻換不來幾千塊錢,再除去種地需要花費的農藥、化肥、人力、時間等成本,基本上一畝地沒幾百塊錢了,有的收成不好甚至種地還賠錢呢。這樣一來,導致咱農民種糧的積極性持續下降。收入低便成了咱農民不愿意種地的主要原因。
2.成本高
成本越高、利潤越低對投資者的信心就會受到影響,現在,不像很多年前了,吃的、用的價格都在上漲,包括農用物資都在漲價。現在的化肥、農藥、農膜、種子、農機哪一樣都比之前貴很多。舉個例子吧,種植的水稻,一畝地需要200塊錢的化肥,而今年我家種的水稻一畝地平均收入1800元,再除去農藥、耕地、種子、人工等等的成本,基本上賺不到生錢了。
3.城市化
盡管現在種地賺的錢不多,但是政府對種地還是很支持的,畢竟農業關系到民生大計,有不少的農民其實不遠進城,但是因為農村人口的減少,加上子女的教育或者相關的要求而不得不進城,這樣也會導致很多的農民不能種地。
4.種地累
種地可是體力活,隨著上一輩年齡逐漸的增大,種地也會越來越顯得吃力,現在很多村里的老人基本干不動力氣活了,年輕力壯的嫌棄農活太累,外出務工尋求好工作去了,而且,還有大部分的可耕地慢慢在荒廢。
5.國際糧價的沖擊
以大豆等農作物為例,經濟全球化的影響之下,多國內農業形成一定的沖擊,這也是以犧牲農業類換取其他行業發展的一個體現,進口的糧食之所以被青睞一是因為便宜的價格,二是因為較高的品質,與國際很多農業發達的國家相比,我國的農業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農民種糧成本高、價格低,幾乎沒有什么利潤空間和市場競爭力。
以上原因的綜合便是現在為什么種植糧食的農民越來越少的原因,希望國家能繼續出臺相關政策,保護農民的種糧積極性。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