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人的人生哲學:“寧做創業狼,不做打工狗”。
當然這話說的很極端,很多打工的朋友都不樂意聽,但是我們仔細想想,這位老兄的話還真有點道理呢。
狼為了尋求自由,寧愿獨立人格,自由思想,天天奔跑在大草原上,盡可能的享受大自然提供的一切美味,他們是草原的主宰,他們有的是尊嚴。不過當嚴寒來臨時,他們學會抗拒暴風雪的寒冷,學會在厚厚的雪堆下面尋找獵物,時常忍受饑餓的痛苦,隨時擔心自己凍餓而死。狼的生活可謂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
狗的生活恰恰相反,沒有自由,沒有尊嚴,只有搖尾乞憐,狗的生活是有的,雖然從來吃不到什么美味,但是冬天到來時也不擔心挨餓受凍,有主人的庇護,狗們感恩戴德。聽話和馴服是狗們的標志,委曲求全是狗們的標簽,為了穩定的飯碗,為了自己老時有一份固定的口糧,一切都認了。
如果把現實生活中的人們進行比較,估計我們大多都是過著狗的生活,穩定安逸,但是吃不飽,想離開主人家的狗窩,但是缺乏破釜沉舟的勇氣!
我們嘴巴上說自己一直都在耐心等待,等真正的機會。智者深思熟慮,三思而后行。他們一直在等條件成熟,哪怕花開花又落,可是等到現在,時機也沒有等到,條件也沒有成熟,現實生活的質量還是沒有得到改觀。
同樣地,現實中的年輕人的職業選擇大多是做打工狗,而不是做創業狼。可能很多朋友會說,剛出校門的學生,哪里有資本和經驗去創業呀? 好的選擇就是去公司打工幾年,儲備點經驗和資金,然后幾年后有機會的話再自己創業。
其實這樣的想法證明是錯誤的,一個大學生單位工作幾年后,不但賺不到創業所需要的錢,更是無法學到創業的經驗與技能。打工生涯學到的東西對創業基本上是沒有用的,因為兩者的角度不同,思考方式不同,得到的經驗體會也不同,只能這么說,打工幾年后你唯 一獲得提高的是打工的技術技能,而創業不需要的就是技術技能了。更可怕的是,打工幾年后,年輕人普遍會喪失創業的激情,喪失初生牛犢不怕虎的勇氣,越來越沉湎于單位之中難以自拔,后來創業的念頭只能的留在心底,成為永 久的遺憾。等到年齡到了40多被老板辭退的時候,才后悔20年前為什么不出來自己創業呀!
那么做創業狼的要求究竟高不高?
我的答案是:有做創業狼的理念,哪怕口袋里只有100元,照舊可以創業成功!
打工人生與創業人生一定是不一樣的。時間長了,打工者的性格與創業者的性格會有越來越大的差別。
我們捫心自問,打工時間長的朋友時不時覺得更加患得患失,害怕外面陌生的世 界,害怕失業的危險,心靈變得越來越敏感和脆弱。心態不僅逐漸的疲憊和懶惰,整個人也沒有了銳氣和精神,只好安慰自己知足長樂,淡漠名利。但是生活變得越來越平庸,家庭的經濟負擔越來越沉重,房子和孩子教育日漸成為自己脖子上的經濟繩索,勒的越來越緊,透不過氣來,只好調整自己的心態,讓自己逐漸適應城市小爬蟲的定位,自己本來就是庸人,庸人何必自擾之,發財是人家的事情,咱沒有那命。
打工者恐懼的第 一件事情莫過于聽到公司效益不好,要裁員的消息,要緊的事情和領導搞好關系,堅持學習恭維逢迎拍馬屁,入鄉隨俗嘛。恐懼的第二件事情,是看到自己年齡的日漸增長,打工生涯的結果是越老越貶值,尤其到了40-50年齡段,簡直是事業悲慘的階段,時刻瀕臨深淵,如同趟地雷陣,動輒下崗失業。
所以說你現在有個穩定的工作,你覺得安 全,其實等于是在你身邊按了顆定時炸彈,等到10多年后,它會爆炸,你那時失業的痛苦與代價恐怕要比現在殘忍100倍。表面看,創業面臨的現實風險比打工高很多,可是從長久看,打工帶來的風險更高。
創業的風險是失去近幾年的預期打工收入,甚至破產后還得賠進去自己借的一部份錢,但是畢竟年輕,能夠屢敗屢戰,從失敗中汲取養分和經驗,經商水平與能力一次比一次高,逐漸融入經商人士的群體后,眼界和經驗日積月累,總有一個量變到質變的突破,真正的跨入了生意門,將來的事業基本上一片坦途。錢也越賺越多,財富積累越來越多,自身的價值也能得到 大的體現。
年輕炙熱的心,踏上人生的征途,其實沒有你想象的那么的簡單。
我們有什么,什么都沒有,唯有年輕和一顆激情澎湃的心,那一天,我不得已上路,為不安分的心,為自尊的生存,為自我的證明。路上的辛酸,已融進我的眼睛,心靈的困境,已化作我的堅定。在路上,用我心靈的呼聲,寧做創業狼,不做打工狗。
相關閱讀: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