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80后喜歡下館子、愛淘寶、會沖動消費,一不小心就成了“月光族”,有時候甚至還房貸還要長輩資助,不過朋友們說起小魚,卻都覺得她蠻厲害的,能把婚車變成三居室,靠記賬就能省出一份出國雙人游。這次,80后的小媳婦小魚就跟我們聊起了她的理財經。
買車“緩一緩”
婚車換房子
“男方買房,女方買車”,這是很流行的婚嫁原則,小魚家條件還不錯,2007年結婚時她也收到了父母給的一筆15萬元“壓箱錢”,雖然身邊的朋友都陸續買了車,自己也早就考出了駕照,但小魚還是忍住了,和丈夫商量“緩一緩”。
“一來車買了就貶值,每年還要有2萬元左右的固定支出,可以等經濟基礎打好了再買,二來是想用這筆錢攢一點自己的家當。”說到自己當時的決定,小魚還是挺慶幸的,在接下來的2年時間中,她關注過股票,也關心過基金,但考慮到自己投資經驗不足,還是讓錢躺在銀行的定期儲蓄里。“我們倆一個是公務員,一個在國企,公積金是比較高的,但是取不出來,所以我就動起了買房的腦筋。”
2010年8月,小魚陪朋友去看房,看中了城西某個樓盤,西首的房子帶個很寬敞的小花園,很適合愛種花的爸爸,所以小魚就買下了那套總價80來萬元、面積88平方米的房子,現在,這套房子的總價基本在140萬元左右。“當時首付是2成,房貸8.5折優惠,我按揭了20年,算上我們的公積金,基本不需要另外支出,基本上算是用1輛車的錢換了一套三室一廳的房子,還能有一筆可觀的租金。”小魚近也買了車,不過是比別人晚了些而已。
防范“沖動消費”
每月省下2000元度假
和很多女孩一樣,小魚平常也愛逛街、購物加淘寶,還有沖動消費的習慣,但是每個月到信用卡還款時,卻經常想不起來錢花哪里了,不過自從買了房子后,小魚倒變得精打細算了,還特意弄了本小賬本,對自己的日常花銷做記錄。
“個月,我自己都嚇了一跳,一個月,單我自己就花了3000多元。”所以從第二個月開始,小魚決定從“節流”做起,除了朋友聚會不再“下館子”,學著自己做飯,將吃飯的成本從原來的每月1000元降到了600元,減少淘寶的購物次數,學會有目的的下單。這樣一來,小魚將自己的開銷降到了2000元以下,經過3個月的實踐,家庭支出控制在了4000元左右,每個月比原來能省下2000元。
小魚每年都要出國旅游一趟,但是每人至少1萬元的開銷一次性拿出總有點“心痛”,不過現在,小魚每個月都會將“省出來”的2000元存起來,一年就有2萬多元,比起以前的“沖動消費”,旅游可實在多了。
未雨綢繆下一代,理財來準備
小魚今年31歲了,身邊的朋友陸續有了寶寶,她也開始計劃“下一代”,“生孩子、養孩子都要花很多錢,特別是教育經費,所以我打算現在就開始攢起來。”于是,小魚開始接觸銀行理財產品。
2011年,小魚購買了筆銀行理財產品,因為投資經驗不足,又比較保守,所以次只拿出5萬元,購買了一年期產品。不過筆收益讓她很滿意,有7%左右。后來在投資理財的過程中,小魚發現銀行的理財收益變化還是挺大的,一般月中比較低,月末比較高,她也開始在投資時間上掐指算,遇到月中,就存一個類似“日日金”的產品,到月末再轉到不超過3個月的產品,在資金上也稍微加大了投入,目前有20萬元左右用于理財投資。
由于近期降息,理財的收益有點低,小魚選擇了半年期產品,為了提高收益,她也開始嘗試定投基金,每月1000元。“定投是適合長期的產品,我打算花個1年時間看看投資情況,希望它能幫助我在銀行理財的基礎上,適當提升一些收益,就算虧損,理財的收益應該也能適當補回。”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