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拉德利.埃里克是美國德雷塞爾大學的一名大二學生。他的次經商是高中時在eBay上開店。利用父親的信用卡,埃里克成為了一名賣家,有時一個月的收入甚至可以超過5000美元。
大一時,埃里克發現,由于沒有用餐計劃限制,大一學生往往會把學校餐廳印發給學生告知其用餐計劃結余的收據扔進廢紙簍里。為此,埃里克為學校食堂設計了一款軟件,學生可以從網上下載數字收據來代替打印的收據。
大學生一般會在大三、大四甚至碩士階段才開始創業。許多學生剛開始都是從以網絡為基礎的產品或環保產業開始做起的。
當問起為什么要創業時,很多學生的回答并不是想要變得富有,越來越多的學生表示,他們只是想讓自己變得與眾不同。
你也想在大學階段創業嗎?以下是幾條建議。
寫下來
商業計劃是整個創業過程所要遵循的路線圖。,你明確一系列問題。比如,要提供什么樣的服務或產品?生產的成本是多少?為了獲取利潤,產品的定價是多少?加工時間有多長?
就算要的事業并不大,或者于校園范圍內,你也要算清楚如何支付啟動成本,其中包括廣告、市場推廣和基本的生產原料采購成本等等。你還需要問問自己,到底有沒有足夠的時間來創業。還有創業的目的,是為了掙零用錢,還是想積累資本更大的事業。
幸運的是,目前已經有一些機構可以幫助你理清這些問題。比如小企業主利益保護局就是美國一家可以為創業者提供服務的政府機構。
尋求他人意見
許多大學目前都會舉辦一些有關創業的競賽。學校教員或者當地的企業會在競賽中對學生的創業計劃進行評價。埃里克為學校餐廳設計的軟件產品就為他在學校的競賽中贏得了1000美元的啟動資金。這樣的競賽通常會要求參加者向評委和觀眾展示其創業計劃,為學生在籌集啟動資金前修整自己的計劃提供了一個很好的平臺。
競賽的獎金有時甚至會等于一個學期的學費。比如,近加州大學圣克魯茲分校就對一組研發有機嬰兒食品的學生進行了1.2萬美元的獎勵。賓夕法尼亞州大學的沃頓商學院也對一組MBA學生研發的一項用紅外線鑒定傷口的技術獎勵了2萬美元。
充分開發校園資源
即使你沒有贏得競賽的支持,你仍然還有機會:想辦法利用學校里一切可以利用的資源來幫助你獲得成功,比如利用學校的工作室,或與校友聯系尋求指導和資金幫助等等。德雷塞爾大學的創業項目就為學生提供會議場所和共用的工作室;哥倫比亞大學的MBA學生則可以受助于一項由校友資助的100萬美元的基金。一些大學還為學生提供表達各自意見和看法的交流會。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