卻因視頻這一熱拋的繡球而生愛,也終因為視頻而分手。
今年7月12日,酷6傳媒807萬回購酷6創始人李善友及其團隊所有股份的提議正式獲批。自此,李善友從酷6出局。2009年11月,李善友所創辦的酷6被盛大收購;2011年3月13日,李卸任酷6 CEO;2011年5月18日,酷6裁員大風波襲來,直到折騰到當年7月,裁員風波以“N+2賠償(即工作年限數加2個月的工資)”平息;就在當月18日,李辭去酷6公司董事。如今,正值酷6裁員風波平息一周年,而李善友所持股也在此時全部被回購,李陳兩人故事就此劃上句號。
短短一年,已物是人非。
“盛大在視頻領域晚了一步。”2012年6月,陳天橋尚在為虧損中的酷6搖旗吶喊,他高調拋出今年酷6“會成為中國早的視頻公司”。此時,李善友已絕口不提酷6。騰訊科技獲悉,當初酷6被賣盛大自始至終都是李善友一人操刀,其余高管直到消息公布才知曉,而李善友離職也早在酷6被購時就已約定,只是后來因為業績慘淡而使得下臺時間比約定提前了數月。更有人士指出,李善友或許是當年酷6裁員風波的幕后策劃和推動者。
李善友和陳天橋之間究竟有著怎樣的愛與恨?在此我們復盤李陳二人之間的恩怨,力求將這段幕后故事完整呈現,也希望創業者能從中汲取教訓,盡快完成從草莽英雄向成熟企業管理人的轉變。雖然騰訊科技多次致電和短信李善友,希望能聽聽這位當事人的心聲,但對方均未予回應。為此,騰訊科技走訪了眾多原酷6高管和員工、盛大集團內部知情人和熟悉李善友的業內人士,力圖盡量展現真實的幕后。
恩:雪中送炭 是知己
“創業的關鍵是順勢而為。”2012年7月18日,已經是中歐創業與投資主任、兼職中歐國際工商學院創業學教授的李善友發出了如此的感慨,此時距離他出局酷6僅一周。同樣,李善友和陳天橋的恩怨也是行業大勢使然。2009年年初,天氣依然嚴寒,剛經歷過全球經濟危機侵襲,國內“燒錢”的視頻行業一片哀鴻:56網、6間房、爆米花等視頻網站紛紛因資金斷裂而裁員。此時,酷6面臨同樣困境,再過2-3個月就將斷糧,李善友心情也降到了冰點。
“2009年時,我曾對公司前途絕望。”李善友曾對媒體如此回憶到。就在這一年的2月,因為陳天橋,危局有了改觀。經朋友牽線,2009年2月,李善友和陳天橋在上海初次密會接觸。“善友,找個時間我們來討論下互聯網行業的事情。”這是陳天橋在密會之前發給李善友的條短信。李善友曾公開宣稱雙方的會面為“一見鐘情”、“我們有著共同的夢想、價值觀、理念乃至信仰”。
但據《IT時代周刊》報道稱,密會時,陳天橋直言,酷6并不符合盛大投資邏輯。“而你們(酷6)可能第三或第四,憑什么投你?”李善友自己也曾坦承,當時酷6的流量、品牌、內容、技術、銷售等不及優酷和土豆。雙方起初談判,精明的陳天橋故意壓價,但他的內心對視頻有著收購的渴望。
2009年,正是陳天橋構想“迪士尼”躊躇滿志的關鍵時期,有了盛大游戲和盛大文學,視頻是陳娛樂不可或缺的一環,但重新打造一家視頻網站,時間和精力上都不劃算。除了酷6,陳天橋當時還找過數家視頻網站尋求并購。與此同時,酷6原有的投資人也在積極尋找潛在并購者,以求接盤。終雙方坐地討價還價,以近4000萬成交。投資人分析,這一價格非常低廉。“對于酷6而言,不賣就得死掉,不得已而為之,盛大則撿了大便宜。”在被收購后的一年內,屬于李善友和陳天橋的“熱戀”期。
2010年,李善友多次高調演講:需要感恩陳天橋,2009年,在自己需要幫助的時候,是陳伸出了援助之手!此時,李將陳視為人生知己。“陳天橋不僅是我的知己,沒有陳天橋就沒有酷6的今天,也沒有我李善友的今天。”也正是借助盛大旗下的華友世紀,酷6得以曲線上市。在李善友四處公開宣揚酷6成為國內上市的民營視頻網站之際,優酷和土豆都還奮進在上市的漫漫路上。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