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不做跑去買肉夾饃,有人可能會問,這個人是不是瘋掉了,這樣的逆轉著實讓人想不通,下面先來看看具體是怎么回事吧,不管是什么樣的創業事跡,我們能從中汲取經驗就是一件很有價值的事情,創業之路越走越是如此。
這是一群年輕的IT工作者,這個叫西少爺的團隊3個人全是西安交大本科畢業,分別是2011年畢業的孟兵、羅高景和2010年畢業的宋鑫,還有一個正在準備加入的同學。孟兵2011年畢業,在深圳騰訊工作第6個月的時候,就萌生了辭職創業的想法。當時的想法被家人制止,后來跳槽到百度工作了一年。2013年,他的團隊創立了一家互聯網行業做產品的科技公司,賺了不少錢,這次“西少爺”的投資沒有向家長要錢。他們有個共同的想法:“我們的目標不是做個小店、賣個饃,賺個生活費這么簡單,或者攢錢買個房子,我們的人生追求沒有那么狹隘。我希望自己做一些對得起這一生的事情,精彩地活著。”
在北京肉夾饃一個要9至10元,而他們的定位低于大眾的心理價位。他們的小店選址在五道口,肉夾饃的價格是7元一個,比西安肉夾饃的均價每個8元還便宜。創始人孟兵介紹說,互聯網人做任何行業,都會考慮把用戶體驗放在。我們堅信你做出讓大家滿意的東西,終這個成本一定會有人替你買單,一定會得到回報。
僅在開業一上午,迅速賣光的肉夾饃就讓小伙伴們驚呆了。孟兵說:“傳統的店一天賣五六百個肉夾饃,生意就非常好了,我們開業前一天準備了1200個,本來是一天的量。一開始擔心賣不完,可是沒想到上午11點就賣完了,中午又加工了3個小時,以為能支撐個兩天,結果到下午5點又賣光了。”
其實,“西少爺”不是一個人,而是一群人,孟兵只是西少爺肉夾饃店的店主。這個由奇點兄弟控股的中餐連鎖品牌,由數十名熱愛西安美食的互聯網、金融等領域從業者發起,因為創辦者和產品都與西安有關,所以起名“西少爺”。吃貨們的不滿意就是可以創新的點《我為什么要辭職去賣肉夾饃》文中的信息都是真實的,只不過是這一群人經歷和感受的整合。例如孟兵,畢業于西安交通大學自動化,曾先后供職于騰訊和百度,是一名地地道道的“碼農”;文中“女朋友因為沒有房而分手”、“在五道口成為宇宙中心的那天卻為了省錢被迫搬到昌平租房”,是團隊內某個人的真實經歷。更能讓他們走到一起的,是對于原有生活相似的感受。
這包括每天寫上百萬行代碼也感受不到的成就感,父母在家鄉把孩子當成驕傲,孩子卻在北京每天和100萬人擠地鐵13號線的落差感。不僅如此,孟兵畢業后就一直離家在外工作,雖然是IT企業的工程師,有著不菲的收入,但作為一名土生土長的西北人,遠離家鄉的美食,讓“吃貨”孟兵的痛點被一次又一次觸碰。這就是互聯網思維中的“痛點”思維,即生活當中的不滿意有可能就是一個可以創新的點。“在深圳、上海、北京,都沒有吃到過讓我滿意的肉夾饃,那我就決定自己做一個。”所以,他們決定辭去那份看上去光鮮且收入還不錯的工作,為了能在北京吃到正宗的肉夾饃,開一家自己當老板的店。店址,一定要選在讓人又愛又恨的“宇宙中心”五道口,他們要帶著肉夾饃重新定義“宇宙中心”。
雖然離開了互聯網公司,但曾經的從業經歷還是帶給了他們不同的做事方法。孟兵說,我們互聯網人有一個特點,就是相信把產品做好,不論投入多少、成本多少,終都會得到回報,所以就堅持4個字——產品為先。團隊所做的,就是對于用戶體驗的把握與對品質的追求。“很多行業追求的是用戶滿意度,但我們追求的是‘用戶尖叫度’,就是產品一定要超越大家的預期。”甚至,他們現在做很多東西都是不惜成本的,比如紙袋都是用的進口材料,比一般塑料袋的成本高10倍。他們認為因為很多人都會選擇外帶肉夾饃,肉夾饃重要的是外皮酥脆的口感,而防油和透氣一般是相互矛盾的兩個問題,進口材料的袋子防油而且透氣。
孟兵說:“我反復對團隊說,我們要拋棄‘窮人思維’,不要怕花錢,其實直覺上的很多東西都是錯的,比如,大部分人覺得買紙巾、買袋子便宜個一兩毛錢,都差不多,但我們就買好的,不惜一切代價搞好產品。”基于這個理念,在烤饃時,或下刀切饃時,有瑕疵或者被切壞的饃就會被淘汰,因為“絕不能把打折的產品賣給顧客”。
在小編看來,創業不分行業和人群,有時候我們自己缺少的便是這樣的一種精神,不去闖闖,又怎么知道到底行不行呢?了解更多的肉夾饃項目可具體查看了解。
本文來源:網絡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