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始終是一個始終很火熱的話題,今天要介紹的是一位平凡而又偉大的創業者……黝黑的肌膚、魁梧的身材、銳利的目光,一個雙肩書包、一身粗布運動裝……初次見面時,你怎么也不會將眼前這個人同老板聯系在一起,相反,他看起來更像一個匠人。
的確,他就是一個匠人,是一個用匠心揮舞犁耙細細耕耘的農業匠人。水果玉米、“80模式”、云種養平臺……當一件件用心血淬煉而成的作品呈現在眼前時,你仿佛置身于他的農業舞臺,被他那一顆執著、細致的匠心深深震撼!他,就是云種養創始人、“玉米哥”楊天龍。
“農業,是我從小的夢想”
2005年的寒假,楊天龍想帶些玉米種子回家試種。靠著一股韌勁,110斤重的他扛起100多斤重的兩大包種子一路站票站回了家?!爱敃r想法很簡單,就是想找到好產品改變家鄉的種植結構,給父母增加些收入?!彼敃r也許并不知道,這些種子改變了自己一生的軌跡。
原來,這兩大包很多品種的種子里,有一種很特殊的不同于常見玉米品種,種子看起來干癟不飽滿,是農大的教授經過十多年選育的新品種玉米。來年玉米成熟后,楊天龍驚喜地發現,玉米皮薄、質脆,像水果一樣香甜,生咬一口,清香的汁液溢滿齒頰。拿到市場上試賣,竟然一售而空。
就這樣,楊天龍戲劇性地與水果玉米結緣。2008年,楊天龍毅然回到甘肅老家創業,一股腦扎進水果玉米的種植。“我從來沒有想過找工作”,楊天龍說,“我從小就喜歡創業,返鄉種玉米,就是想靠雙手帶動老家致富。”
創業,總是伴隨著艱辛、曲折,尤其是初的那段時光!楊天龍也遇到了種種問題。其中,較大的問題就是,除了種子和技術,他幾乎一無所有,沒有資金、沒有經驗,甚至連公司怎么注冊都不知道。
但是,他有一樣寶貴的財富——執著!憑著執著,他各處籌資,挨家挨戶做工作,說服了村民成立合作社、種植水果玉米。憑著執著,他四處奔波,種植、收購、配送、銷售……每一個細節,他都不敢怠慢。憑著執著,幾次由于缺乏經驗導致的虧損都沒有將他打倒,反而愈挫愈勇,用了3年時間自主設計出玉米加工生產線。
十年汗水,澆灌出一顆顆汁甜味美的水果玉米。如今的楊天龍,已經儼然走在了全國玉米生產加工的前列,他的水果玉米,種植面積已近3萬畝,不僅出名各地,更走向了世界!
“創業,創新思維很重要”
“今年我們玉米種植大約3萬畝,明年將增至20萬畝,切入整個甜玉米行業!”
規模的快速擴大,楊天龍的底氣來自哪里?
“是模式,我們創新的‘80模式’。簡單來講,就是農民和我們合作以后,能比原來多掙100錢,多掙的這100里,他拿80,我們20,如果不能幫他多掙錢,我們一分也不要。”楊天龍說,“好的產品要變成好的商品,一定要靠運營模式創新。創業,創新思維很重要!”
楊天龍和他的團隊經過十年的摸爬滾打,探索出了一條的玉米推廣模式:公司為農戶、合作社提供種子、化肥及用量,甚至是金融、運輸、包裝、打品牌,全套服務。這樣,一方面降低了農戶種植經營過程中面臨的假種子、假農資、缺乏資金、滯銷等風險,另一方面又從玉米種植的源頭上解決了食品安全問題。
“農民想法很樸實,賺點錢、過好日子。所以我覺得自己的責任是讓他們的付出安安穩穩地獲得更高的收入?!睏钐忑堈f,“這樣一來,我們的玉米品牌不僅受到保護,還節省了大筆驗貨費用。”原來,這樣一套標準化、系統化的生產下來,如果不法商家僅僅偷走種子,也很難做成被市場能接受的好商品。而一旦農民違規用藥,也會承擔很大的損失,不得不嚴格按照標準生產玉米。
“我并不打算一輩子只做玉米。做玉米好比解剖麻雀,玉米做透了,其他農產品的經營模式也就大同小異!”如今,楊天龍的目光聚焦在新興“互聯網+農業”上。
對于“互聯網+農業”,楊天龍有自己的見解:“解決農業問題的關鍵在于農業本身,互聯網只是工具,要利用好這個工具。云種養就是我們為解決問題搭建的平臺。”
“堅持,進取的腳步不停歇”
在楊天龍看來,我國的農業市場信息的不對稱是導致農產品滯銷和價格不穩定的重要原因。他計劃在未來幾年,向全國推廣基于市場信息、種植面積等數據計算的物聯網系統。通過大數據云計算,為農戶提供數據服務。這樣,一方面可以建立預警系統,應對供大于求和供不應求的現象,另一方面,可以為扶貧提供數據參考。
“我相信這些創意將來可以價值百億?!睏钐忑堊孕艥M滿,“但是,無論企業做得多大,我都不希望別人把我當成老板,我就是農民的兒子,我就是一個經營農業的匠人!”
執著、、細致、愈挫愈勇……當這些品質融入一個人的生命時,他的人生旅途縱是布滿荊棘,也會被踏出一片康莊大道!
在楊天龍看來,想辦法做的更好,是對工匠精神的詮釋!“我沒資金、沒關系、沒經驗,但是我們依然可以通過自己的努力創造出一個玉米王朝?!睏钐忑執ь^望著深邃的藍天,“將來,為做強中國農業,我們會努力去創建中國農業的網狀經濟。這個理想,我會為之奮斗四十年……”
作者:張叢 劉振遠
來源:農民日報 轉載請注明出處
編輯:申相磊
圖片來源:網絡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