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道路艱難,一旦開始就要堅持走下去,不然只有失敗一條路。想要成功不僅要靠自己還能借鑒別人的經驗教訓。下面就讓小編帶大家一起來看看F600創業網提供的創業故事:餐飲創業故事精選。
眉州香腸的產業化
眉州香腸一直在“眉州東坡”涼菜里銷售量排。王 剛沒預料到,有一天他的眉州香腸會與有著117年歷史的美國荷美爾公司合作。荷美爾公司負責給肯德基、麥當勞供應肉制品,卻在2005年的12月宣布用工業化方式與眉州東坡聯手制作中國傳統風味的臘腸。
荷美爾公司從2003年起是眉州東坡酒樓的豬肉供應商,北京荷美爾公司的副總經理萬小明憑著商人的敏感,次吃到東坡肘子和眉州香腸就產生了一個想法:讓東坡肘子和眉州香腸到荷美爾公司進行標準化生產。眉州東坡的總經理梁棣派了廚政總監等去研發,卻發現:“初次生產的香腸離我們自己生產的口味差得太遠了,因為四川香腸的較大特點是你一嚼起來很香,有嚼在嘴里有勁的那種感覺,當時我一吃很嫩、很嫩就不對。”
但工業化方式生產出來的香腸更像火腿腸,并且嘗試了一年也沒成功。直到梁棣親自帶隊研發了4個月,王 剛說:“香腸拿出來蒸熟了以后,我一看那個顏色,就對了。然后再一切出來,看它切面,肥瘦相接,肥肉發亮,肉質紅潤。我們肉眼一看就知道成功了。所謂聯合品牌就是說生產出的香腸叫荷美爾-眉州東坡香腸,銷到哪兒,眉州東坡酒樓的度就傳到了哪兒。”
眉州香腸原本是四川農村家家戶戶制作的新年菜品,一直沒辦法實現工業化,多用機器來灌一灌。“現在產品的核心技術是我們的,美國跨國公司在為我們打工。”梁棣親自帶隊去研究每一個細節,“國標生產、模擬手工”眉州東坡副總郭曉冬說,所謂人工的較高標準,是要講究天時地利人和的不錯結合。郭曉冬說,現在香腸的配方由眉州東坡把握,“我們給予荷美爾4種調料,分別標為1號料到4號料,每一種都由不同原料配成,荷美爾的工人只知道怎么按照比例混合4種調料,但不知道怎么做調料。另外荷美爾的工人操作流程非常細碎,工人只知道怎么做,不知道為什么這么做。即使在眉州東坡酒店內部,也只有一兩個大廚師知道眉州香腸的全部配方”。荷美爾生產眉州香腸的基地建立在北京和上海,四川香腸所需要的氣候因素已經被工業化生產克服了。
供貨難題催生的大物流
北京特警出身的郭曉東,專長是散打拳擊,1999年在王 剛邀請下,到眉州東坡做總經理助理。但那時候,眉州東坡只在中日友好團結湖有兩家店,第3家店在大望路剛開張,3家店總的營業面積加起來不過1000多平方米。郭曉東說,餐飲的競爭有個“競爭半徑”的講究,只有在地理位置上不超越半徑1.5公里,彼此才有競爭性。也就是說,“在直徑3公里范圍內,我們和其他的餐館會比較人均消費水平、經營面積這些要素,其中相同菜系的餐館是非常直接的競爭對手”。
郭曉東以前是眉州東坡的供貨商,當時他所在公司是全北京市較大的給酒店送一次性耗材的供貨商,供應濕紙巾、方便筷、臺布、餐盒等。那時候北京做得比較大的餐飲連鎖店有元太祖蒙古烤肉、陽坊涮肉、全聚德、華天等,眉州東坡當時只有兩家店,算不上規模。
餐飲早期競爭,只是低級別競爭。到了上世紀90年代,變得幾乎可以用慘烈來形容了,“這時候我們供貨不賒賬了,因為說不定某個餐館過兩天就關張了”。郭曉冬說,目前在中國做餐飲,食品成本如果超越50%,一定會賠本。
剛開始做眉州東坡頭幾家店的時候,王 剛沒有特別明確的思路,那時候也沒有計算過人均消費或者什么別的,只希望客人出門時感覺“物超所值”。這種感覺是綜合判斷,包括菜品味型、原材料、環境、服務等等。
郭曉東說,眉州東坡在北京并不把川菜館作為競爭對手,而是想做川菜的標注,領導川菜產業化和標準化。我們提出的口號是“中國味、味天下”,味道是核心。環境的超越是容易的,很多硬件有錢就能做到,但是菜品的味道就像電腦里的芯片一樣,它是核心的技術。
眉州東坡是北京的中餐業里早建立物流配送中心和中央廚房的。“我們把肯德基、麥當勞這樣的國際餐飲作為自己的目標,西餐能夠快速發展,就在于它的標準化,為什么中餐不可以引進這些概念?”
早給眉州東坡酒樓供貨的,只是些低端的小商小販,常常是菜販子帶著老婆、馱著倆孩子來送菜,“原材料從菜農到我們手里,經過了三四道中間販子的倒騰。當酒樓越做越大,我們的規模意識也在成長,肉食開始由美國荷美爾這樣的大廠家供應,鹽從中國鹽業總公司進貨,味精等這些調味料與總經銷商直接聯系。但是中國缺乏規模足夠大的供貨商,比如蔬菜,我們只能到大陽坊、新發地這些集貿市場去進貨”。
2001年,眉州東坡在東南四環外的西直河建立了十幾畝的基地,所有酒店集中配送。
看了本文創業故事:餐飲創業故事精選后,您是不是有所感悟呢?雖然創業很艱難,但是成功的人不在少數,通過努力成功一定會到來。更多的創業故事詳情關注F600創業網,F600創業網給您提供的創業咨詢指導。
相關資訊